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2009年啤酒业将现负增长 外资介入将成趋势

2009/2/17 8:45:23 来源:深圳商报

  产能过剩、巨头火拼,2009年啤酒业将现负增长?是无奈放弃,抑或全力死守,金威、雪花再演本土拉锯战?日系收购青岛股份,百威、喜力布局佛山、广州,外资鲶鱼搅动华南……

  华南啤酒市场卧虎藏龙,在全国早已声名鹊起。在这里,多个中外啤酒巨鳄匿藏其中,其中不乏金威、青岛、雪花、百威、喜力等呼风唤雨的角色。春节气氛还未犹尽,啤酒业却已藏不住争霸2009年的锋芒,整个市场已是硝烟弥漫!产能、资本、营销、价格,这一个个关键词共同勾勒出2009年啤酒战略版图。

  2009,啤酒业负增长?

  从2008开始,国内啤酒行业的增长速度已明显放缓。记者在走访金威、雪花、喜力等多家啤酒企业时,他们均给出以上答案。统计显示:去年上半年,国内啤酒销量同比下降近10%,下半年实际负增长,这也是中国啤酒行业近20年快速发展以来,除“非典”时期外,首次出现负增长。

  “由于金融风暴波及,珠三角地区一些工厂倒闭,市场容量急剧萎缩。”雪花(广东)负责人赵夕芳颇感忧虑,虽然啤酒属低档消费者品,但区域性强,2009年啤酒供需矛盾将更加严重!

  不过赵夕芳对于深圳市场似乎志在必得,“由于雪花目前在广东市场份额较低,雪花上升潜力明显,深圳、东莞都是雪花的主要战场。”

  金威方面则认为,由于华南品牌相对集中,产能严重过剩,促使竞争愈发激烈,利润很可能进一步拉低。虽较其他行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但行业自身竞争及消费者收缩,将使啤酒企业面临更大挑战。“金威将继续巩固发展本地市场,并加大对西南、西北、华北市场的培育和开拓。”金威对此满怀信心。

  两大巨头的放话,一攻一守,虽然2009年啤酒业负增长态势已初显倪端,但两巨头的“拉锯战”无疑将会给这个寒冷的“冬天”添上一把火。

  近五成产能难以释放

  近年来,由于啤酒行业持续增长,用兼并、扩张所带来的产能被看作是啤酒企业强大的先决条件,这也为此后由产能带来的困惑埋下伏笔。

  “前几年,由于大形势走好,金威、青岛、雪花、燕京、百威、喜力纷纷扩产布局华南”。 一位啤酒业内人士感慨到,随着喜力10万吨厂在广州投产、雪花东莞再扩产15万吨,广东省啤酒产能突破600万吨。而在2008年,整个广东省销量不过才300万吨,有50%的产能难以释放。

  金威方面称:“金威40万吨产能未实现满负荷,省外增长幅度超过省内。金威2009年的策略将巩固原有战线,培育外线市场”。赵夕芳也明确表示,雪花已拥有40万吨产能,今年将致力于消化产能。

  营销再升级:体育牌?健康牌?

  “价格战”一贯是快消品的常用计策,今年几大啤酒厂商对价格问题略显敏感,口径也空前统一。金威方面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今年各大啤酒终端价格应不会下调,不过市场活动及品牌拉动会有所增强。赵夕芳则用拉动消费需求,加大推广力度的口气。两大巨头表态背后,不乏反射出业内所受金融风暴的影响。

  2008年的奥运风让啤酒业“饕餮”了一把,而2009年的营销比拼彰显出的则是各大啤酒品牌的个性。

  综合采访来看,2009年,“体育牌”仍是各大啤酒品牌营销策略的重中之重:金威啤酒携手2011年深圳大运会,全民体育活动正在逐步策划中;雪花延续“勇闯天涯”,进一步加强互动……

  在食品安全逐步完善的今天,各大啤酒商更是把“健康”也纳入营销方案内,金威“不添加甲醛酿造”、青岛积极参与打击假酒行动等。

  外资介入将成趋势

  今年开春,一则收购案再次引发业界震荡。英博出售青岛19.9%的股份给“日系军团”朝日啤酒,外资的强势介入,引发的则是啤酒业界的不确定性。但有业内人士预料,虽然全球经济实体的下滑,外资啤酒进入中国市场将成为趋势。

  喜力、百威、朝日……在国产啤酒的骨子里见到外资,已不再是新闻。有分析人士认为,其实自2003年伊始,啤酒在欧洲的销量已衰退,而拥有庞大消费潜力的中国成了外资巨头所“觊觎”的复苏之地。

  业内人士认为,华南由于品牌集中度高,格局似乎已经铁打不动,随着百威、喜力等洋巨头落子,外资鲶鱼搅动着华南,未来格局有待进一步观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