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春季:警惕“心病”高发(2)

2009/2/20 9:07:20 来源:网友

  对策 自我调适 身边人关注  

  怎样消除春季不良气候对情绪的负面影响?专家指出,自我心理调适,以及身边人多给予当事人关注。人到春天尤其要注意合理作息,把握好工作的时间和进度,适当减少工作量,多出去走走,多亲近大自然。如出现烦躁、焦虑等情绪时,要意识到这是人体的季节性情绪波动,并非因为工作难度增加或者工作量的加大,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如果症状持续加重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和行为,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对于有自杀倾向的人,其身边的家人、同事、同学要多注意,并及时带对方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对本患有抑郁症状或精神分裂症者要加强看护,遵医嘱按时服药,给予对方更多的关注。 

  春季高发的精神心理问题   

  抑郁症:抑郁症常常被称为“情绪感冒”,意思是说抑郁症像伤风感冒一样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数据显示,在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经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

  主要症状:表现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持续至少2个星期,另外还需伴有下述症状中的4项:(1)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3)自信心下降或自卑,或有内疚感;(4)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5)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6)有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7)性欲明显减退;(8)注意力集中困难或下降;(9)联想困难,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抑郁心境一天中有较大波动,早上最重,然后逐渐减轻,到晚上最轻。 

  精神分裂症:在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高达780万,患病率也非常高。

  主要症状:表现为狂躁不安、偏执、抑郁、焦虑、幻听幻觉、敏感多疑、强迫急躁、思维紊乱、胡言乱语、乱摔东西、冲动伤人、不能控制自己等。  

  睡眠障碍:多由生物节律失调所致,也就是“春困”现象;也有因为焦虑等原因导致的失眠。可在起居上适当调整,早睡早起,多参加户外活动,多做深呼吸运动,保持居室空气流通。 

  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激怒、易于失控和易于极端化,因极度疲劳、低血糖、极度恐惧、过分紧张而引起。市民可在晴天登山踏青,消除抑郁烦恼,缓解压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