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违法保健品利润 100%到200%(2)

2009/3/3 10:45:59 来源:半月谈

   违法保健品为何屡禁不止?

    2月16日,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通知,禁止聘请不具备执业资质的人士担当医疗、健康类节目的嘉宾,严禁演员和社会名人主持医疗、健康类节目,并重申了广播电视媒体发布医疗、药品广告的四个不准,即:凡审批证明不符合要求,或擅自篡改审批内容的一律不得播放;凡以专家、患者形象作疗效证明的一律不得播放;凡含有宣传治愈率、有效率及医生与患者进行现场或热线沟通交流内容的一律不得播放;凡由药品生产、经销企业或医疗机构制作的医疗、健康类资讯服务节目一律不得播放。

    近来,各省市也纷纷出台了一些治理违法医疗广告的措施。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违法广告变着花样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呢?皇甫晋玲说,从相关部门监管的角度来说,首先执法资源有限、鉴定成本过大。二是能投入巨大资金的违法广告主往往是当地的经济支柱,更是当地的纳税大户,涉及地方财税的实际利益时一些事情很难办。三是“多龙治水又没治好”,对于违法药品广告,工商部门可以管,药监部门也可以管,这种权力交叉的现象非但没有增加监管的力度,反而造成了“谁都想管,谁又都没管到位”。“政府的部门有没有自己的独特利益,是治理违法保健品广告的一个根本问题。”皇甫晋玲说。

    王霞说,现有处罚不足以形成震慑。由于虚假广告产生的利润是罚款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几万元的罚款对保健品厂家来说是“小菜一碟”,违法行为即使被查处了还有很大的获利空间,违法广告也就屡禁不止了。

    保健品不是普通食品也不是补品,更不是药品,它不能像药品一样能治病。“首先要认识保健品的本质特性,确实需要用的,建议见到医院诊断病性后,根据医生指导合理服用与自己身体状况适宜的保健品。最后要到正规药店选购,否则一旦发生质量问题,消费者利益很难得到保障。”皇甫晋玲说。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