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揭露超市自制食品暗藏五大猫腻(2)

2009/3/10 13:36:08 来源:生命时报

    自制食品无章可循

    "目前来看,超市自制食品确实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对《生命时报》记者说,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各超市自制食品经营方式多元化,有的承租给个人或单位,有的是食品公司提供半成品,超市人员进行现场切分加工,这种经营方式无疑影响管理力度。这些租赁柜台规模小、分散、缺乏统一性,难免有个别承包者见利忘义,企图在食品卫生上蒙混过关。

    中国市场学会专家韩亮则表示,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要求数百种食品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加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但这一规定却没有将超市自制食品纳入范围,监管上一直存在漏洞。而在采访中,位于百盛商场地下超市的负责人则告诉记者,超市卫生状况也不能一概而论,有好有坏,目前,多数超市执行的是卫生部《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并未对超市自制食品的生产销售提出具体的卫生标准,希望统一的行业规范能够尽早出台。

    对此,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队长谭梁之向《生命时报》记者表示,超市、联合经营的厂家以及监督部门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超市是第一责任人,首先要严格把住租户入店关,提高门槛;其次要对食品制作人员进行统一的培训、管理,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最后是要加强现场监管,严格处理违规事件。而厂家作为第二责任人,应承担自己提供的半成品以及原材料的卫生安全责任。监管部门也应加大检查力度,对违规企业坚决不手软。

    购买时应该注意啥

    而面对超市中种类繁多的自制食品,消费者该如何擦亮眼睛?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给大家支了几招:

    尽量选择新鲜的、刚出锅的产品,警惕超市的打折促销、买荤送素等活动,这种活动主要在傍晚、针对马上过期的食品进行,安全指数不高,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而选择大量的此类食品。

    凉拌菜尽量少吃,这是超市自制食品中安全隐患最大的,如果买了,回家最好再增加一些醋、蒜等调味品,能一定程度上起到杀菌作用。
熟卤制品容易存在大量亚硝酸盐、色素等成分,不要经常吃,买回去后最好再重新加温。

    买任何食品时都要注意看标签,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是否完整,同时观察包装是否破损。标签不完整、包装破损的尽量不要买。

    此外,黄国雄也提醒,消费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发现质量问题后向超市投诉或者向工商部门举报,及时反馈也是对以后的消费者负责。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