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消灭假货不能靠一天狂欢

2009/3/16 9:51:39 来源:中工网

   时言平

    又是一年“3.15”,笔者粗略地浏览了一下网络上的新闻,“鸡精不含鸡”、“黑心棉”、“染发剂含致癌物”、“香水有毒”、手机“警报”、“配镜猫腻”、“家电下乡产品价格虚高”……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似乎成了打假的狂欢节。

    消费市场处处隐藏危险,消费者们对3.15也有着一种特别的期待,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曝出一些造假售假的案例,都会有一些不法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这让曾失足消费陷阱的消费者们十分欣慰。

    但是,很多造假者每年也十分看好“3.15”,就像过一年一度的“关”,这一关过去了,基本上全年就平安了。“3.15”这天的辉煌战果,是不是也埋下了许多隐忧呢?现在奸商的欺骗手段越来越高明,可以说几乎每一个消费者都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狂欢过后,充斥市场的假货和猖獗的奸商依然存在,因而,我们不能靠一天的狂欢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从2008年到2009年初,诸多的食品安全事件便给整个消费品市场监督体制敲响了警钟。打假不是非得等到“3.15”,只有建立和完善常规化的监管监察体制,有关监督部门将每一天作为“3.15”来为消费者保驾护航,努力使得自己成为打假的专业队伍,才能让假货无所遁形,让奸商们无处存身。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