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以稳定的情绪追问“瘦肉精”

2009/3/17 9:45:40 来源:南方报网

 [街谈]

  就在那天河牲畜批发市场因“不可推卸的责任”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将于3月18日正式关闭之际,这边又冒出一批“瘦肉精”生猪。佛山市肉联厂在屠宰抽检时发现一批生猪“瘦肉精”严重超标,该批生猪全部来自广州白云区嘉禾生猪批发市场55号档口,该档口的生猪又是从河南贩运而来(本报昨日报道)。


  如果再按前例执行,广州三大生猪批发市场剩其一,仅够再追究一次责任。看来责任人资源相当稀缺,不过专家们曾经表示过,部分消费者和经营者认为“猪肉越瘦越好”,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养殖户违规使用各种饲料添加剂。消费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责任人”。据说偏好瘦肉的倾向就是从广东开始的,因为开放得比较早。以前人瘦猪肥,现在人肥猪瘦。近年来“瘦肉精”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沿海发达地区,专家们的逻辑不完全离谱。专家还教育消费者,买肉不要买看起来特别鲜红的净瘦肉,最好瘦肥肉连在一起买,不要买猪内脏。听不听由你,反正身体是你的。


  我学外国人,尽量买冻肉冻鱼吃。冰冻肉食虽然口感差点,但是冷冻食品质量可靠得多。为了身体的整体利益,牺牲一小撮味蕾的享受,还是相当值得。只要吃惯了冰冻肉食,反而会觉得生鲜肉食口感不好呢。往时小农经济,从饲养、屠宰到餐桌,中间转手环节少,又缺乏冷冻技术,人们追求生鲜养成了口味依赖。但是现时所谓生鲜肉制品并不新鲜,反而因为采用化学保鲜技术,加入了有害添加剂。而且生宰禽畜,鲜则鲜矣,那么短促的时间,监管部门实际上很难监测肉品质量。


  放心肉不放心,不是广州一城一地的问题。广州的问题是当初借口保障肉品安全,淘汰屠宰点无数,设立层层关卡,把肉价抬高了。例如近来广州生猪批发价14.4元/公斤,但市面猪肉零售价格在24元/公斤以上,差价大部分落入监管收费环节。高收费并未建成更可靠的安全保障,前不久广东省政协委员刘立平曾对2月下旬发生在广州的瘦肉精中毒事件表示:“生猪屠宰是要经过八个部门检测的,八个部门都没查出问题,我很惊讶!”


  如今出了安全事故,八个部门却没有一个承担责任。批发市场无力“推卸责任”,但批发市场作为出租人为何要对承租人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有关报道语焉不详。且不说追究经办人刑事、民事责任,至少要把只收费不担责的监管环节予以精简吧,这个时候比较方便领导下手,机不可失。


  无论如何,只要发现头晕、恶心、乏力、手脚发软,进而严重到出现心跳过速的症状时,应第一时间考虑是否瘦肉精中毒,赶快到医院检查诊治。等情绪稳定之后再追问瘦肉精的来龙去脉,该告的告,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睡的睡。

  □程乡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