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市农业部门多项举措惠“三农”促增收

2009/3/20 15:54:53 来源:抚顺日报

   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将继续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突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力争实现农业增加值达到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12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和10%以上。其中来自种植业的人均纯收入达到2050元,增长7.9%,占农民人均纯收入33.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50万吨以上,蔬菜产量达到60万吨。

    为了完成预期目标,市农业部门提出突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多项举措,惠及“三农”,促进农民增收。

    ——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通过推广“金家模式”、“汇鑫模式”、“红庙子冷棚香菇模式”,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生产。实现食用菌产业1.1万亩、5150万段;袋料黑木耳1000亩,木段木耳300万段。巩固1.5万亩五味子生产面积,确保4000亩龙胆草留存面积,适度提高玉竹面积,完成细辛、穿山龙的GAP认证,带动10万亩中药材基地开展标准化生产。支持山野菜加工项目,带动3万亩大叶芹、10万亩刺龙芽为主的山野菜基地规模化、工厂化生产。

    ——推进农业生产高效化。通过推广“茂源模式”、“北研模式”等先进管理模式,引进品种、签订订单、组织生产等形式,以企业带动农户、带动基地,推动粮食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通过菌包、菌种生产、储藏的各个环节建设,推进食用菌生产工厂化,新建百棚香菇冷棚小区40个,新增棚栽食用菌2000万段;新建20亩以上袋料木耳生产小区25个,新增袋料木耳生产基地500亩。通过新增配套保鲜设备30套,新保鲜库30个,配套干燥箱100台,解决40个设施小区香菇干燥问题。

    ——通过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继续把设施农业作为全市种植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坚持设施农业小区与本地区的优势、特色、高效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思路,新建1.5万亩设施农业,新增温室小区122个,日光温室6100栋。

    ——推进生产过程标准化。继续推广上马有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经验,创新发展“企业+基地+农业站+农民”模式,进一步实现以农科站、合作社为主体的机防队伍建设,以统播统收、统防统治为手段,实施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年内要实现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15万亩,争取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3个;完成4个省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1万亩玉米地膜覆盖建设项目。

    ——拓展农业功能多元化。通过重点建设“202线”、“双古线”、“新南线”、“社河流域”、“近郊环城”等五大果品优势产业区,推进我市果业发展,辐射带动全市28万亩生产基地增产、提质、见效。

    ——推进农产品营销市场化。以推进主要农产品进超市为突破口,整合我市优质、特色的名牌农产品资源,扩大宣传,提高知名度,通过政府为企业与商场搭建平台的形式,使我市名优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要重点支持生产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全市将开展抚顺市名牌农产品认定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推荐省级、国家级名牌农产品,年内要争取实现1个国家名牌农产品、3个省级名牌农产品。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