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低效种粮模式面临考验 规模经营待推进

2009/3/27 13:58:10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在一些粮食产区调研时发现,近些年,我国粮食生产保持了稳定,很重要的一点是在粮区形成了“打工加种粮”的家庭经济模式。有打工保证收入,同时留守的老人妇女在家种粮,作为自己家的口粮,虽然效益低却两头不耽误。随着大批农民工返乡,这种低效益种粮支撑模式面临严峻考验。专家认为,加快推进规模种粮,提升种粮效益已更显迫切。

  “打工+种粮”支撑模式面临考验

  近些年我国不少地方粮食生产存在一种现象,当农民都在家种地时,反倒是粮食生产最容易弱化的时候。而当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后,粮食生产反倒呈现出稳定态势。

  一些农村干部在与记者交流时认为,近些年,农民工大批外出实际上成就了粮食生产。山东省滕州市东郭镇大坞沟村党支部书记赵崇武说,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村基本全是菜,种菜高峰时,村里几乎找不到一棵麦子,全是大棚。后来,大批农民工外出打工,种菜的越来越少,粮食面积扩大到了蔬菜的两倍。而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大批打工者的回村,村里蔬菜面积又增加了。

  记者在黄河流域粮区发现,近些年,打工加种粮的经营模式非常普遍。“打工与种粮可以两不误”,不少农民告诉记者说。当前,打工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成为主体,而打工的同时,农民又不愿放弃土地,比较容易兼顾的就是种粮,在家的老人妇女都能干得了,种粮与打工相结合,成为很多  农户的理想选择。

  现在粮食种植已基本不需要青壮年劳动力,有机械的帮助,老人和妇女就能完成整个粮食种植收获。山东省最近公布的第二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在农业生产一线中,女性劳动力占55.1%,年龄在51岁及以上的劳动力占34%。

  “现在种粮太省事了,耕、播、收基本都是机械化,花点钱就行了。”河南省黎集镇李畈村党支部书记陈世红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可以腾出时间外出打工,而打工的收入,让农民能够负担得起农机作业费用。取消农业税和不断增加有粮食直补,对农民种粮又起到进一步稳定作用,这使得粮食种植在低效益中得以坚持。

  据了解,在大批的返乡农民工中,一些年龄稍大些的农民大多不愿再出去了,就在家里搞农业。因为返乡农民工创业一没有资金、二缺少项目,有的只是自己的土地,只能选择种效益高的作物或产业。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粮食效益低了,农民就要想办法种效益高的作物。一些基层干部说:“现在打工加种粮的模式在很多户里被打破了。”
 农民工返乡与其他因素叠加弱化粮食生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