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饮食资讯 > 正文

丙肝的预防及饮食

2009/4/1 13:53:01 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在我国,目前乙肝的发病率很高,大约有一亿两千万人的发病率,但丙肝的发病率少,它发病时间较长,呈隐蔽性,因而它慢性化几率非常高,如果放松警惕直接危害生命健康。

    什么是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导致的疾病。它和甲肝乙肝一样,同属于病毒性肝炎。中国是丙型肝炎的高发区,大约3800万人群感染。随着对丙肝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意识到,这是一种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及肝衰竭的严重疾病。

  丙肝病毒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没有明显症状是丙肝不同于其他肝炎的重要特征。感染者常常会在数十年后才被发现,大多数丙肝患者在感染的急性期没有明显症状,同健康人一样。丙肝是一种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传播途径和艾滋病一样,不会通过日常生活,如食物、空气等传播,但仍需要控制传染途径,比如丙肝患者的血液要妥善处理,日常生活的牙刷、牙膏、剃须刀等必须分开。

     丙肝有九大高危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提高丙肝认知是防控的第一步,九大高危人群应及早做检查和预防。九大高危人群包括:有献血史者,尤其是有献血浆史者;1993年以前接受过输血者、维持血液透析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1995年前使用过血液制品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HIV感染者;感染HCV母亲所生的婴儿;针刺、刀伤或者黏膜暴露HCV阳性血液的医护人员、急救或保安人员;不安全性行为者;接受过手术的患者、血液透析、介入性诊疗患者等。

    检测  有效预防丙肝的手段

  丙型肝炎的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有的病人可能出现转氨酶升高,有的则根本没有症状,隐匿性相当强。

  临床上发现有的病人会出现如乏力、吃东西想吐、肝区有隐痛等症状,但一般是典型病例才有,并且往往也是在肝已经进入硬化期才会出现,而对于不典型病例来说,基本上都无症状。

   在此特别提醒肝功能异常者、转氨酶不明原因升高者、密切接触者中已经有明确的丙肝患者、长期血液透析或经常有某些医疗行为,如输液打针而又不是在正规医院进行的等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应该去做丙肝检测。控制丙肝关键就在于早发现,忽视、淡漠是大忌。

  该查什么呢?一是查抗体,二是查RNA,三是查丙肝的核心抗原。很多医院都能做抗体检查。如果发现阳性再去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一旦确诊,就要进行正规治疗,千万别轻而视之。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