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转基因作物研究 中国粮食主权要警钟长鸣

2009/4/8 11:26:55 来源:网友

     摘要:全球领先的种子公司,已经通过不同手段成功控制了一些国家,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如果大规模进行转基因商业化生产,这可能意味着将整个国家水稻生产的控制权交到专利持有人之手

  全球领先的种子公司,已经通过不同手段成功控制了一些国家,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如果大规模进行转基因商业化生产,这可能意味着将整个国家水稻生产的控制权交到专利持有人之手

  3月4日,也就是中国“两会”开幕的第二天,珠海检验检疫局销毁了2.268吨来自美国的黄玉米粉。“这批黄玉米粉在九洲口岸被检出含有转基因成分,与申报不符,必须将其销毁。”珠海的一位负责人对《环球财经》记者说。他的语气中显露出一种作为技术官员很少见的气愤和激动。

  中国官员很气愤,因为他认为这件事的后果会很严重,尽管这看似只是一个小案例。这位官员为此举了一个“更大”的案例:巴西长期不允许种植转基因大豆,但世界农产品种子巨头孟山都公司,就买通了巴西官员,将转基因种子从阿根廷偷运到巴西,弄成转基因大豆既成事实,从而对政府施加压力,“国际粮食巨头由此窃取了巴西的粮食主权”。“而刚刚发生的这件事也再次为中国的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他忧心忡忡地指出。

  在中国,这个问题同样攸关粮食主权,据专家介绍,它主要表现在中国的转基因水稻品系,没有任何一种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中国正在申请商业化种植及在研的8个转基因水稻品系共涉及至少28项国外专利技术。其中一些品系还受到国际性条约《材料转移协议》的制约。其中任何一种通过商业化种植,就意味着中国13亿人的主粮控制权将被完全拱手交给拜耳和孟山都等国外生物公司。

  “转基因,这个备受质疑的技术的背后,绝不仅仅是抢占种子市场的的商业行为。”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向《环球财经》指出。

  谁是中国转基因水稻的主人

  研发转基因作物往往依赖于一些标准化的技术、方法和元件。绿色和平和第三世界网络的最新调查发现,一些国外机构包括许多大型跨国农用化学品公司,在这些领域申请了至少近60项专利。其中,关于转化方法的专利有7项,基因分离和克隆的专利有22项,关于培养基的专利有6项,转基因植株再生方法的专利15项,还有9项专利属于基本的元件。

  中国最接近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水稻中,由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Bt转基因水稻至少涉及了11~12项国外专利;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发的CpTI转基因水稻,则涉及了至少5~7项国外专利,由福建农业科学院牵头,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复旦大学等合作完成的转基因CpTI/Bt水稻,至少涉及了10~11项国外专利。

  这项调查同时发现,我国正在研发的另外5个转基因水稻品系中,每个品系涉及的国外专利至少有10项,包括抗病水稻、品质改良的水稻,以及所谓的增产水稻。这些国外专利的持有人不乏一些大型的跨国农用化学品公司,如拜耳和孟山都。

  此外,一些中国的转基因水稻如抗白叶枯病基因水稻(Xa21)和所谓能增产的转基因水稻(PEPC),还受到其他一些国外所有权问题——《材料转移协议》的制约。

  目前,中国的一些转基因水稻是与国外机构共同研发的。这种情况通常是,转基因植株研发过程中所用的目的基因、菌株或转基因植株是从第三方国家移至中国。例如,第一代PEPC转基因水稻是由美国大学研发,第一代的转基因水稻Xa21也是在美国的实验室中诞生。那么,这种遗传元件、基因或是转基因植株的迁移即受到《材料转移协议》的制约。《材料转移协议》规定了迁移条件,包括允许迁移的材料范畴。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