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毒“美白”竹笋竟成名牌

2009/4/10 13:57:56 来源:网友

     当农贸市场出现一种外白如脂,肉鲜质嫩的竹笋,你可要当心,这是在小村庄连夜“生产”出的伪劣竹笋。4月2日,临海市工商局查获了一家使用大量化学品为竹笋“美容”的地下作坊。

     执法者围查“窝点”
    4月2日晚,临海市下洋水村的众多民房早已灯熄人静,奇怪的是,紧靠104国道线旁的一座作坊却隐约亮着灯光。就在此时,3辆工商执法车悄无声息地驶进,10多名工商执法人员团团将该作坊包围。
    房门敞开,现场让工商执法人员大吃一惊:这个简易作坊里堆满了竹笋、装有粉状化学物品袋子上赫然标明是焦亚硫酸钠等物品,5名小工正往两个大水池浸泡竹笋,并在搅拌焦亚硫酸钠。地上污水横流,空气中弥漫着刺鼻气味,令人作呕。而四五百斤已浸泡好的竹笋正准备外运。
    经初查,该作坊无任何证照。以洪某为首的临海市沿江镇人结成团伙,租用地理位置偏僻的下洋水村城郊结合部的民房,以家庭为单位,采用焦亚硫酸钠浸泡竹笋,大肆生产伪劣竹笋。

     造假者巧变“肤色”
    一般竹笋的笋壳呈青黑色,笋肉暗黄,而临海沿江镇黄土山村的“黄土山”牌的竹笋具有独特品质,肉质白嫩,鲜甜可口,市场价格比一般竹笋高达3倍。老百姓都认为笋壳带黄土就是黄土山笋,久而久之,竹笋上有黄土成了黄土山竹笋的“防伪标志”。
    据洪某供述,每年竹笋上市季节时,他从周边村庄收购大量廉价竹笋,经一番“美容”后,再以翻倍高价卖出。其实制作伪劣竹笋过程很简单,先用水将竹笋表面及根部黑泥冲掉,分批放入池子里浸泡,再加入焦亚硫酸钠,几小时后,竹笋变得比原先重,且白白嫩嫩。“美白”后的竹笋,还需要一道“抹粉”程序,将从黄土山村挖来的黄土粉末均匀地涂抹笋壳上,使其看起来像刚从黄土山上挖来一样。“这样一般人是难以区分。他每天加工1000余斤,主要销往温岭、玉环等地农贸批发市场,已做了5天左右,约销售了5000余斤。”

     “雷人”竹笋极可怕
    当问及洪某为何要加焦亚硫酸钠,他一语道出:“为让竹笋好看,能卖个好价钱。至于添加分量完全自己掌握,一般都加了很多。”
    据 《市场导报》记者了解,焦亚硫酸钠含有30%的二氧化硫成分,虽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适用于蜜饯类、饼干、罐头等),但其用量有着严格控制,绝对不允许大量用于食品加工的,如过量使用,会导致二氧化硫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对钙吸收,还会破坏B族维生素,引起腹泻,严重时会毒害肝、肾脏,引发急性中毒,是种致癌的物质。
    “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每公斤漂白剂残留量不得超过0.05克。”临海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现在已将这批问题竹笋查封,并取样送检,而广大消费者在购买竹笋也要谨慎,如竹笋颜色白得异样,极有可能使用了过量的焦亚硫酸钠。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