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平原县养殖业打出一套漂亮“组合拳”

2009/4/14 14:19:01 来源:三农在线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农产品价格下行,加之此前一些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使消费者信心受挫,使养殖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面对严峻挑战,山东省平原县不断为养殖业寻觅对策,努力化危为机,成功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数字显示:截至目前,平原县各类养殖小区达358个,养殖大户6300家,全县牛存栏17.1万头,生猪存栏30.5万头,蛋鸡存栏380万只,肉鸡出栏1000万只,蛋鸭存栏230万只,肉蛋奶总产量分别为7.6万吨、10万吨和1.3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1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以上,农民来自畜牧业的年人均收入达到2400元左右。
  平原县畜牧局局长刘建国说:“市场动荡不稳,多重压力并存。养殖效益稳中有升,主要得益于我们多措并举打出的‘组合拳’。”
养殖小区高标准 生产成本降三成
  该县王庙镇张小村肉鸡养殖户原来都是在村内零星散养,污染环境不说,还经常发生疫病,无形中增加了饲养成本。今年初,该村在村外建设了7处高标准养殖小区,年出栏肉鸡18万只。“建起高标准养殖小区,实现了现代化科学管理,肉鸡出栏时间提前了,发病率减少了,生产成本也降了三成。”养鸡大户张奈生感慨地说。
  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成本是增加养殖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面对动荡的畜禽市场行情和金融危机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平原县结合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利用闲散宅基地、荒碱地等资源,规划建设村外标准化养殖小区。通过提供场地、协调资金等服务,引导鼓励养殖户入区养殖,并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对用药、用料、防疫、消毒等实行全程监管,彻底改变一家一户型的家庭散养模式,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路子。2008年以来,该县先后培植发展了三唐乡刘夫寨、王杲铺镇胡庄、王凤楼镇王汉、坊子乡庞张等116处规模养殖小区,新增养殖大户1250个。
组建养殖合作社 抱团生产零风险
  三鹿奶粉事件后,针对奶农出现的卖奶难现象,平原县联合爱华收奶站牵头组建了旺源奶牛养殖合作社,积极吸纳散养户入社进区进行集中饲养,并推行统一饲料饲草、统一防疫消毒、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挤奶销售和统一配种管理的饲养模式,保证了奶源质量,解决了卖奶难题,使全县奶牛养殖数量逆势而上,不降反增。
  组建养殖合作社是养殖户抱团抵御市场风险的妙招之一。2008年以来,该县把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作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重点来抓,目前全县已培植、组建了大蔡畜牧合作社、王杲铺蛋鸭协会等不同类型的合作组织45个,不但实现了养殖“零风险”,还推动了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合作社通过挂靠龙头企业,吸收养殖户为会员,实行统一服务,走“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饲养模式,既为龙头企业提供了优质原料基地,保证了质量安全,又使农户规避了市场风险。利农养猪专业合作社,通过向入社养猪户供应质优价廉饲料和推行生态养猪法等先进饲养管理技术,使入社养殖户在市场低潮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微利经营,保障了养猪业的持续发展。
全程跟踪搞服务 共御寒潮暖民心
  虽是寒冬,但在养殖小区内,依然活跃着一支支畜牧技术员队伍,他们钻鸡棚、进猪舍,为养殖户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让农户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寒潮里感受到温暖,并吃下了“定心丸”。
  为抵御市场风险和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该县畜牧局将搞好优质服务作为助农增收的有效手段。该局抽调中高级技术骨干组成讲师团,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和发放明白纸等形式,为养殖户提供小区规划、栏舍设计、品种引进、产品销售等全方位服务,加强对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增加了畜牧养殖的科技含量。今年,该县还投资150万元,购置了生化培养箱、自动吸菌技术器、半自动生化仪等较为先进的化验设备,靠高科技技术解决养殖户的生产难题。该县还组建了152人的村级防疫员队伍,成立了应急预备队,对养殖小区、屠宰场、交易市场等重点地区定期消毒灭源,有效阻断了病源传播。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