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专家谈中国粮食安全:新增1000亿斤产能从哪里来

2009/4/16 13:12:48 来源:光明日报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规划指出,到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亿亩,基本农田面积15.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5.8亿亩以上,粮食单产水平达到700斤。 
  在目前经济背景和现有粮食生产能力基础上,新增1000亿斤粮食产能,对我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意味着什么?如何让“米袋子”变得更充实?新增1000亿斤粮食产能从哪里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粮食安全: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战略问题

  分析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李国祥

  日前,八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意大利起草的题为《全球挑战:缓解食品危急局势》的报告提出,全球粮食产量到2050年前必须增加一倍。

  今年一季度以来,国际粮价平均上涨了16.5%。特别是大米,两个月价格暴涨75%,成为本轮粮食涨价中的领头羊。

  专家分析:认识和把握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要有长期视角和战略眼光。从短期效果来看,由于气候条件变化、农业科技成果运用和经济形势变化,粮食产量出现短期波动属于正常现象,即使短期出现粮食产量相对过剩,农民卖粮难的情况,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因此,1000亿斤的新增产能是根据目前中国生产能力提出的。中国出台这个规划是从国情出发,也出于长期的粮食安全战略考虑。

  一直以来,我国就将粮食安全问题视为安邦治国的“头等大事”,并坚持粮食必须保证基本自给,保持立足自身、立足国内的原则。新增1000亿斤粮食产能计划获批凸显了国家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对于中国来说,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中国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中国粮食供需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这些都是不可逆的因素。此外,目前中国粮食增产制约因素增多,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粮食余缺空间又有限,我国粮食安全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建立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