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经济危机也是最佳调整期

2009/4/19 15:50:13 来源:新民晚报
  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公益组织的路怎么走?近日举行的首届民间公益组织论坛上,20多家民间公益组织、基金会以及企业代表提出了许多新鲜观点。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非营利性组织(NGO)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由民间自发创立的民间公益组织发展迅速。截至2006年,全国共有30多万家民间公益组织成立,分别活跃在环保、教育、医疗、社区服务,妇女及民工维权等社会各个方面。
   
    民间公益组织NPI是在政府主管部门支持下在浦东注册的,NPI的副主任丁立认为,如今恰是民间公益组织练内功、觅机遇、寻发展的调整期,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而许多矛盾是政府和企业所无法覆盖的。民间公益组织恰好可以成为社会上的特殊力量,去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担负社会责任。
   
    民营非企业单位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负责人郭女士举例说,上海目前老年人的比例占人口的30%,养老院只能负担3%的老年人,所以更要依赖社区和家庭的服务。尤其像残疾老人、痴呆老人等多样化的需求,政府很难触及,正需要一些民间公益机构的介入。“民间公益组织要发展,就要在公益领域中给自己的机构有准确的定位,寻找机会点,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而郭女士透露“新途”之所以能中标政府机构的外包服务,其要点都是先做事,再与政府谈。“我们先进行一些试点,例如老年健康宣传,我们在社区内培育了专门关注老年人健康的机构,并且达到了一定的效果,然后再与政府沟通。”  实习生  郑佩珊  本报记者  鲁哲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