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周期性价格低谷或将来临 养猪业面临重整(2)

2009/5/8 8:39:27 来源:21世纪新闻网

    漯河模式的价值

    按照漯河市畜牧局提供的数据,目前,漯河市规模化养殖已经占到了全市养殖业的80%以上,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猪场22个,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猪场达到309个,生猪规模养殖在河南省第一位。

    而在之前,漯河市甚至出现过市民在居民楼楼顶养猪的情况,小养猪场更是到处都是。

    “除了和漯河市近年来大力扶持规模化养殖有关外,本身也是一个市场化的淘汰过程,每次周期性的波动都会使很多小规模的养殖户破产。”曹新庆告诉记者。

    曹新庆直到目前还记得,上一轮猪价处于低谷时,甚至出现了很多养殖户将小猪仔往沟里赶的情况,“养还不如不养”。

    但这次和以前养猪业进入周期低价的情况不同,目前的新情况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将多年打工积累的资金带回到农村用于投资养殖业,这就使得散养户的规模壮大,在新一轮价格低估到来时,这些人的出路将不得不引起主管部门的关注。

    所以,如果继续单一的推动规模化养殖厂的模式,任由散养户自生自灭,与国家提出的提高农民收入的目标也并不一致。

    在这样的情况下,漯河市开始在鼓励发展大规模的养殖厂的同时,也通过多种措施鼓励各个乡镇建设大规模的养殖小区,使一些愿意投资养殖业的农民可以集中从事养殖业。

    在今年5月4日出台的《漯河市2009年深入实施双汇产业化工程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漯河市提出,2009年,漯河市将在每个乡镇新建成1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鼓励双汇、雨润北徐、六和豫汇等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直接投资、股份合作、担保贷款、合同契约等多种方式与养殖场(户)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实现加快企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

    此前,漯河市管辖的乡镇通过验收的养殖小区已经达到十几个。

    “发展规模化的养殖场和建立养殖小区之间并不矛盾,这是两条腿走路。”刘京安告诉记者,“既能解决过于分散不利于管理的问题,也可以带动农户投资养殖业积极性,提高农户收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