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四川蓬安:“五管齐下”稳定农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2009/5/8 14:17:28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蓬安县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造成农业生产效益下滑和农民增收艰难的实际,采取五项强有力的措施,稳定了农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转换投入模式,夯实农业基础。按照“政府多元投入为主、引导社会投入为辅”的原则,先后投入6000万元建成通村水泥路100公里;投入3000万元完成三坝、福德等6个乡镇1.8万场镇居民饮水困难和1.2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投入600万元新建、维修38处小微水利工程设施;投入500万元建设10个新农村示范村;投入750万元建设15个扶贫新村,解决1800名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改善5000名低收入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投入100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整治和保护。政府投入1000万元组建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和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重点围绕农业产业集中区、优先发展重点乡镇、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施农业项目配套、涉农资金集中、定向定点投入。涉农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业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金融服务,积极增大对农业的投入。实行“以奖代补”的办法积极引导基层投资筹劳,增大对农业的投入。目前,该县已明确出台完成1公里标准泥结碎石路奖2000元,完成1公里水泥路奖10万元,新建1口山坪塘奖1000-2000元等政策,激活民间资金1.4亿元,大大加快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调优内部结构,做强特色农业。围绕四大特色产业,着力把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在生猪产业上,推行“乡镇建基地、村社有大户”的模式,新建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个,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小区30个,新增年出栏100头以上养殖户800户。在葛薯产业上,继续发展碧溪等13个乡镇的葛根基地和杨家、柳滩等10个乡镇的高淀粉红薯基地,新扩葛根面积2100亩,发展优质红薯面积2万亩。在果蔬产业上,在锦屏等6个乡镇成片新栽锦橙100号营养桶装苗15万株,建成锦橙100号标准化管理示范园3000亩,发展优质蔬菜基地1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基地4000亩,发展食用菌2000亩。在蚕桑产业上,强力打造高标准蚕桑示范基地乡镇,加快劣桑改良,建设优质桑园。改良500万株,发种4万张,产茧128万公斤,推广纸板方格簇35万片。

  创新组织形式,扩大产业规模。围绕四大特色产业,组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行“六方合作+保险”、 “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农户”、“专合组织+农户”、“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目前,该县已组建产业协会、销售协会和行业协会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0余个,兴旺镇组建的“蚕业合作社”,入社会员500多户,年养蚕2000多张,产茧6万多公斤;徐家镇组建的“相如香兔协会”,通过提供种兔、供应饲料、回收加工、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等措施,为会员节约了30%的成本,保护了兔农的利益,增强了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优化产业格局,提高发展水平。依托“一区(工业园区)两园(工业冶金园、食品轻纺园)”引进各类龙头企业。目前,已有江苏雨润肉、南充佳美、蓬安逸丰源、南充特驱、四川巨农、七环牧场等20个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同时依托龙头企业建基地,紧扣齐祥、巨龙、七环等生猪屠宰加工龙头企业需求,建立 8个重点生猪发展基地,建立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个,年出栏优质肉猪10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33个;依托逸丰源科技生物有限公司,建立23个葛根基地和高淀粉红薯基地;依托台湾佳美食品公司,建立3个千亩锦橙100号标准化示范管理园、15个百亩锦橙100号丰产示范片,建成河舒等六个柑橘生产基地;依托海峡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建成19个蚕桑基地乡镇,30个专业村,现有桑树8万亩,年产茧120万公斤。

  落实惠民政策,保证农民增收。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等3个文件,监督和管理涉农收费,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实行“村财乡管、乡财县管”的财务管理体制,确保专款专用;全面兑现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等各类惠农、支农补贴政策,增强农民收入,释放农民自主创业的潜能,激发农民自主增收的积极性。目前,已兑现落实的粮食直补资金、综合直补资金、油菜直补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就让农民增收近200元。(唐弘平 黄晟)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