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王老吉的创业发家史(4)

2009/5/14 9:01:59 来源:互联网


    1925年,广州发生“沙基惨案”,王老吉省店生意大受打击,不但外销市场断绝,连本地销生意也成问题,而且鉴于时局不稳,他们亦举家迁往乡间避难。

    正当省店被迫停业之际,港店生意却蒸蒸日上。1925年,王老吉凉茶庄被邀请往英国伦敦参加中国产品展览会,展出凉茶包。恒裕取得此机会,凭借的是汕头贸易公司经理江海宏的推荐,因为江父(江逸文)与恒裕之伯父贵成是结拜兄弟。早于1896年中日签定马关条约后,江逸文就于汕头设汕头贸易行,经办王老吉凉茶包出口,由此两人结为好友,后结拜为兄弟。江逸文死后,由子海宏承继父业,在港开设汕头贸易公司,除办其它类货品出口外,也做王老吉茶包出口生意。

    伦敦展览会开幕那天,参观者除有英王、公主等外,还有著名人物何东爵士及一些名流绅士等。

    王老吉参加伦敦的中国产品展览会,使外销生意更上层楼。

    日寇侵占外销陷于停顿

    假货猖獗生意大受影响

    在王老吉的第四代传人中,王豫康是一个突出的人物。王豫康为王恒裕之独子,生于农历1918年5月7日。当王豫康16岁时,其父恒裕病逝家中。后来,王豫康在母亲王庐燕容的安排下,与谢丽琼结婚。

    1941年12月8日,日军侵占香港,令香港进入黑暗时期。这段时期,民不聊生,许多商店都被迫关门。王老吉也受战乱的影响,外销贸易陷于停顿。

    三年零八个月的日子终于过去,香港得到重光。王豫康立即去函通知海外各埠,谓日战已结束,王老吉凉茶也恢复外销贸易。

    鉴于王老吉凉茶包对外销售停顿了3年多,一旦开放贸易,订单便纷纷涌至。豫康于是雇用了大批工人,日以继夜地赶货出口,一时繁忙不堪。鸭巴甸街正店的门市生意也客似云来,每天出售的凉茶供不应求。

    王老吉第一、二、三及四支店相继于1946年至1947年间开设,与此同时,一种新包装、即冲即饮的新产品也生产出来。那即是凉茶精,是将药料渗透入茶药内,再经过焙干才入袋包装。当需要饮用时,只需要沸水浸几分钟即可饮用,效果与凉茶相同,并且携带方便,因此甚受欢迎。

    生意火旺,自然引起不法商人的垂涎,所以假冒或盗用王老吉之名的事情频频发生,时常劳烦警方人员破获冒牌货。1950年11月22日,香港《自然日报》刊登一宗新闻报道,谓警方派队前往“太平行”搜查,搜出呈堂之凉茶160包,当时被告也在场,查询之下,知道该批药乃向药店购回来,然后以每包“三角”的价钱零售。法官表示王老吉正药批发价已是三角,由此可见被告明知是假药也出售,案情颇见严重,最后判罚400大元令毁掉假货。

    当时有关伪制王老吉凉茶的事情屡有发生,令王老吉店务大受打击,豫康一方面要敬告各家,另一方面则查缉假货,十分忙碌。豫康妻谢丽琼这时候也出店辅助夫一臂之力,而且把公司业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1951年11月15日,豫康在澳门即设分店。

     其实澳门的业务由本由恒新负责,恒新过世后,其两个女儿早已出嫁,而其他子女也无意继承父业,还赴美洲升学,后来他们因无法兼顾店业而将之结束。豫康于是赶紧在澳门的康公庙前地开店。
    1956年11月19日,王老吉第三代的中坚人物王庐燕容病逝于香港养和医院,享年80岁。

    祖业失而复得重振声誉

    传人全力打拼走向辉煌

    王老吉凉茶传达室到第三代为最颠峰时期,及至于豫康,生意本来也十分兴隆,可是后来因为被人骗去巨款,以至祖业也给败去。

    王豫康在一次敬老会餐宴上认识一个姓丁的男人,那人从事投递性的斯货炒卖。当时香港的投资风气尚未普及,投资工具不多,并没有期货市场,所谓期贷炒卖就是一些货品预斯上升时,便以订金买下该商品,然后在收货后沽出。王豫康被这种炒卖赚钱的方法深深吸引,初时以5万元与该人合股,不到一天便赚了3万元,较之售卖凉茶之利润,实有天壤之别。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