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记者卧底揭开假烟灰色经济链 利润堪比贩毒(6)

2009/5/19 13:38:13 来源:南方日报

    ■猖獗背后

    “有贩毒利润,没贩毒风险”

    五仙桥治安人员甚至收取“保护费”为制假贩假者把风

    五仙桥假烟贩卖为何如此猖獗?“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有贩毒利润,却没贩毒风险。

    ”广州市烟草专卖局一位执法人员分析认为,假烟不产生直接、剧烈的社会危害,所以没有相应的利益集团对此进行激烈抵触。

    很多层面的人,都能在假烟制销中,获取高额回报。

    张强与秦朗,就是这些贩假者的缩影。他们俩相似的地方在于,两人都穿着朴素,看上去像普通农民工,但是财富增长速度极快,家底惊人。张强已在番禺购买了一栋别墅,自称身价近千万,经常一个疏通关系的饭局,就花费上万。秦朗“入道”较晚,而且不是福建人,相对较逊。可是他已把自己的3个孩子带到广州,进入本地学校读书。

    在五仙桥,数千名因贩卖假烟致富的大款,情形相似。很多老人小孩,都从福建搬迁到五仙桥,长期居住。制贩假烟,彻底改变了他们本人及其家庭人员的命运。这些人聚集五仙桥,让这里的房东、商贩甚至学校都受益。

    今年3月,记者在五仙桥多日调查,终于将部分谜底揭开。多家档口档主证实,每个档口每个月会向村里的治安人员,缴纳500元的“清洁费”。这些不穿制服的治安人员,平时活跃在五仙桥巷子各个角落,也有人专门“把守”村口,一旦有执法队前来打假,他们会奔跑在巷子里呼喊档口防范。4月初,天河一执法队前来执法,刚到村口,记者就看到各家档口纷纷关门,一时间,五仙桥哗哗的卷帘门关门声,响彻云霄。这次,执法队仅查获了一个涉嫌销售假烟的档口。

    档主介绍,即便是在这里设仓库,也得每月缴纳500元,早前有个仓库老板不想交钱,结果被治安人员暴打一顿。“这其实就是收保护费”,档主称,治安人员仅仅是“义务”看守,并不对执法队查处负责。

    外人进入五仙桥看不到穿制服的治安人员,实际上,他们都穿着便服,时刻穿行在巷子里,为假烟经营者保驾护航。

    在五仙桥,约600栋出租屋,据档主介绍,大约有3000个档口。如果按照每个档口每个月500元“清洁费”计算,那么这个巨大的资金流,流向了哪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