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卫生部叫停“无抗奶”欲杜绝恶性竞争

2009/5/26 14:37:14 来源:南方都市报

    近日,卫生部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份由六部门联合发布的文件,要求自即日起,各乳品生产经营和餐饮企业应当停止“无抗奶”生产经营活动。2009年6月30日起,各有关监管部门将开始对不执行规定的企业依法查处。全部乳制品将被停止标注“无抗奶”字样。

    叫停事件背后,实际上有两个动因,一个是保护困境中奶农的利益;另一个是平息国内乳业市场新一轮的恶性竞争。国家更更深层次指向了乳业产业链上端:奶牛健康和产奶安全问题。

    有抗无抗之争:奶农利益或受损

    从三鹿事件以后,企业生产链供需出现矛盾。半年以来,全国被杀掉的奶牛就有几十万头之多,这更加剧了鲜奶供应需求与供应失衡。

    业内人士分析,卫生部叫停无抗奶宣传,直接将矛头指向了鲜奶供应体系,奶牛饲养专业户和奶牛场。业内人士指出:“无抗奶宣传,就是因为有抗生素残留的奶的存在。”卫生部的叫停禁令之后,国家必然再对奶牛实施更为苛刻的检测标准,是否会有大量的牛奶残留抗生素会被拒绝收购,成为行业内下一步的悬念。

    据记者了解,目前主推无抗奶的企业以光明、三元、完达山为首,光明在上海地区很早就推出无抗奶,声称达到了不含抗生素的国际标准,而这三家的行为也似乎引发了一股风潮,更多的企业开始如潮水般地迈入“无抗奶”的阵营。政策一出,有业内人士指出,除对其产品销售和市场战略产生影响外,还对企业的品牌形象以及消费人群带来负面影响。

    但如果将“无抗”的要求列入国家标准,增强对抗生素的检测力量,才能真正解决无抗有抗之争,同时也使老百姓受惠。

    业内人士称,如果担心短期内会打击奶农的积极性,则可以通过政府出资成立非营利机构,先计算出奶农的基本生产成本,统一按价收购不合格的原奶。再通过生化等办法,将“有抗奶”加工成奶粉等,进入饲料环节。这样既保障了奶农基本利益,鼓励、引导其规范化,同时也实现了环保。

    相关企业将取消产品“无抗”字样

    据悉,由于卫生部的禁制令自6月30日起效,各有关监管部门将开始依法查处。此前宣传无抗奶和有无抗奶产品的企业,正在陆续进行善后准备。

    完达山上周发给媒体的书面文件中称,其“标识已撤品质不减”,5月13日,完达山乳业已全面启动产品包装更换工作,完达山生产的元乳系列、育儿系列和乳珍配方奶粉系列产品的听装、袋装包装都已经更换完毕。

    光明乳业5月11日明确表示,不召回不退货不下架。其新闻发言人表示,“我们的产品没有不合格,国家叫停‘无抗奶’也是到6月30日才开始,这种强行下架的做法是不合理的。”但光明乳业承诺,6月30日起,光明乳业全部产品将停止标注“无抗奶”字样。截至目前,光明乳业没有对标志含“无抗奶”字样的产品进行下架封存处理的计划。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