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配方门事件余波未了 王老吉“上火”再调查

2009/5/28 8:41:50 来源:时代周报

  王老吉身陷配方门事件余波未了。

  5月11日,卫生部指出王老吉在饮料中添加夏枯草涉嫌违规,但时隔四天,卫生部又指出王老吉添加夏枯草“没问题”。这看似一场闹剧的食品安全事件,在经过了3天的媒体炒作之后,似乎归于平静。但来自于民间关于王老吉是是非非的争议,一直没有平息……

  起诉者:卫生部为何态度急转

  5月26日晚,王老吉“配方门”风波的发端者、杭州人叶征潮有点失落。他刚刚得知,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法院对于他起诉王老吉一案“暂缓立案”。

  由于被中医师告知所患胃溃疡与喝王老吉有一定的关系,叶征潮在5月14日一纸诉状将王老吉告上法庭,起诉的赔偿请求为1元钱,要求王老吉在产品包装上标注五种不适应人群,即孕产妇、经期女性、儿童、老人、体虚胃寒者。

  不过,事件进展的一波三折,颇令叶征潮意外和唏嘘。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说:“王老吉让我很失望,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实在不是一个负责任大企业的做派。王老吉宣称是健康饮料,却没做到健康。所有的中医专家都质疑,王老吉对五种人群是不适宜的。而王老吉未尽提醒慎饮义务。”

  叶征潮表示,至今王老吉的生产方加多宝集团并没有与他这个受伤的“上帝”有任何形式的接触,“王老吉之所以如此底气十足,关键是有了卫生部的‘免死金牌’,以及有些管理部门的暧昧监管”。

  卫生部的的“免死牌”也引起了职业打假人刘殿林的怀疑。“仅仅是几天的时间,卫生部的态度有了急剧转变,并且加多宝在第三天就能拿出能解决问题的‘免死牌’,速度如此之快,针对性如此之强,起效如此之快,实在令人怀疑。”

  据刘殿林回忆,这并不是他和王老吉的第一次交锋,2005年,刘殿林也曾状告王老吉在饮料中违法添加夏枯草,“虽然那次也失败了,但王老吉很快就利用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获得了‘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牌子,这以后,王老吉便屡次用这个牌子当挡箭牌。”

  而此次的添加门事件,红罐王老吉又有惊无险地顺利废过,并且在第三天就搬出了卫生部曾经备案的证明,更令刘殿林的疑惑加深。“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向来都是以公布了的为准,卫生部既然2005年已经收到了夏枯草的备案,为什么没有明确地公布出来,而且在87种食药同源的名单里也没有有得到体现,直到王老吉说卫生部已经进行了备案,卫生部才说王老吉没有问题,实在是可疑得很。”刘殿林指出。

  就这一情况,记者5月22日致电国家卫生部,卫生部表示此事需在卫生部通过调查和审批方能答复,并表示希望时代周报通过传真的方式进行采访,但回复的时间需要4个工作日。该传真已于5月25日发往国家卫生部,截止记者发稿时止,并未得到卫生部的答复。

  随后,记者与广东省卫生局副局长廖新波取得联系,廖新波对此也表示无奈:“关于药品配方的问题,主责部门是食品药品监督局,但国家卫生部处理的这次夏枯草事件,确实很难说得清。但就我个人来看,食药同源是我国特有的东西,像广州的酒楼里喝的汤,很多都是有药材成分的,这个事你说卫生局怎么管?!”廖新波解释道,王老吉本身是一种饮料,但随着国家相关制度的建立,王老吉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浓厚的凉茶味道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