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黑龙江垦区投入亿元全力抗旱保苗,十万人日夜奋战

2009/6/2 13:01:02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截至6月1日,黑龙江垦区上下共投入抗旱资金12413万元,日出动抗旱人员10.7万余人,农户自备桶罐8.8万个,新购置节水设备1748台,新打抗旱水源井1685眼,新打水田补水井3367眼,现已浇灌面积达301.4万亩,补苗19.4万亩。

   5月23日,黑龙江垦区全部完成了3951.4万亩的春播生产任务,比去年提前两天。进入5月份以来,由于缺少有效降水,垦区各局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据省农垦总局农业局统计,截至6月1日,垦区受旱面积已达1377.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5%,其中东部的宝泉岭、红兴隆分局,西部的北安、齐齐哈尔分局旱情较为严重,重旱面积达475.1万亩;水田渴水面积达158万亩。

  面对严峻旱情,黑龙江垦区各地全面启动抗旱预案,实施场领导包作业区、机关干部包地块的制度,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抗旱保苗,确保全面积苗全、苗齐、苗壮,为实现全年300亿斤商品粮目标奠定基础。一方面,在充分利用原有抗旱设施的同时,积极组织打新井,购进喷灌设备,采取机械喷灌与人工浇灌相结合的方式抗旱保苗;另一方面,积极做好查田补苗工作,利用坐水种方式提高补苗成活率。同时,省农垦总局要求各农场加强田间管理,人机齐上,做到铲前耥一犁,坚持农业标准化作业,及时总结在抗旱保苗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宣传,及时让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家喻户晓。

  在积极组织抗旱的同时,黑龙江垦区还广泛采取措施,以预防6月份可能会发生的阶段性低温灾害。旱田采取节水灌溉、中耕深松、放寒增温、防病灭草促苗壮措施;水田采取晒水池增温、长渠道送水、早晚浅水灌溉、防病防虫、施肥促分蘖措施。水稻插秧后保证水层3~5厘米。进一步加强本田管理工作,使秧苗大部分处于水下,以水增温,以水保温,严防冻害。秧苗返青后立即施用分蘖肥,及时防治病虫危害。    

(谢振华高长利) 。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