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低端仿瓷餐具企业身陷生死局

2009/6/6 8:37:01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曾经蓬勃的中国仿瓷餐具业,正经历着自诞生以来最剧烈的动荡。

  6月1日,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正式实施,脲醛树脂未被列入到允许使用范围之内。“新的卫生标准实施后,意味着市场上1000多家无证仿瓷餐具企业有可能面临关闭风险。”青岛龙泰密胺制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徐立刚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记者了解到,仿瓷餐具类企业是中国的出口大户,据首届中国密胺行业发展峰会上公布的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中国境内氨基模塑料年产量达到4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有一半左右的氨基模塑料用于生产仿瓷餐具,是年,我国密胺餐具仿瓷餐具出口额突破10亿美元,占国际市场份额的80%以上。

  在国内市场上,仿瓷餐具也是随处可见。6月4日,《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走访京城多家超市、零售店、批发市场发现,各种颜色鲜艳、设计新颖的仿瓷餐具大行其市,仿瓷碗更是一些超市食品促销的常用赠品。

  “我感觉这种餐具实际上就是万能餐具,装啥都行,怎么使都行,谁使都行,使多久都行。”在华普超市鲁谷店正在选购餐具的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家里的餐具都是这种材料的,“儿子摔不坏,看着好看的图案,还拿来磨牙。”

  而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曾对多家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销售的15种仿瓷餐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产品经检测甲醛含量严重超标,耐湿热性试验出现裂纹和发白现象,高温蒸煮时还释放出刺鼻呛眼的气味。

  “在原材料中加入脲醛树脂一直是防瓷餐具的潜规则。”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如是说。

  徐立刚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生产成本每吨高达14000元左右,脲醛树脂的成本每吨还不到5000元,而合格的密胺餐具价钱贵,买家也少,因此,“长期以来有大量的企业用脲醛树脂代替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生产餐具,或是将两者混合使用。”

  “在生活中,很多包装材料及其使用的添加剂都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由于这些物质的释放和迁移大部分是隐、慢性的,况且有些包装材料或使用的添加剂只有在一定时间、温度、湿度、酸碱度等条件下才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不易被察觉。”董金狮称,从食品安全角度讲,食品包装有害物质存在的安全隐患会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的健康,导致各种慢性、亚慢性甚至癌症疾病的发生。

  另据了解,日前,质检总局对全国仿瓷餐具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了严查,福建、广东、河北等仿瓷餐具生产集中地区被查出多家违规、违法企业。

  现在,这些没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基本都在停产整顿,千厂停产,出口锐减,这在中国40多年仿瓷餐具生产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次对密胺产业的打击很大,出口锐减了一半多,但是以危害健康为代价,低成本混乱竞争的局面必须结束,否则只会劣币驱逐良币,经过产业阵痛,这也正是我国餐具生产企业升级换代的好时机。”董金狮表示。

  “仿瓷企业获证需通过53项考核标准,这对无证企业来说,不是短时期内就能通过的。”他进一步表示,今年9月1日《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卫生标准》将施行,该标准规定了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的原料要求、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仿瓷餐具企业生产的产品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记者 栾璐)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