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聚焦食品添加风波

2009/6/9 11:02:33 来源:重庆晚报

  往啤酒里添加甲醛,出现了问题;往奶粉里添加过量的三聚氰胺,引发了事故;往纯净水里添加矿物质,惹来了争议……近些年,食品“添加风波”日渐汹涌,也不可避免地牵连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食品添加剂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市农委食品安全中心和食品工业协会——

  添加剂在“背黑锅”?

  “必须指出的是,吊白块、苏丹红、蛋白精(三聚氰胺)、硼酸与硼砂等都不是添加剂。”对添加剂问题,食品工业协会辛会长表示,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在食品生产中只要按国家标准添加食品添加剂,消费者就可以放心食用。但是因缺乏宣传,食品一旦出问题,就说是添加剂的事。

  如果没有添加剂将会怎样?辛会长对此打了个比方:酱油还没拿回家就已经长霉了,食用油不到一周就有股哈喇味,馒头会发酸,糖果的颜色暗淡。先不说还有多少东西能摆在商超的货架上,饼干、面包和方便面肯定没有了。

  添加剂标准需规范

  “时下,违法添加非食品用物质及食品添加剂使用不规范、滥用的问题较严重,已成为危害食品安全的源头之一。”市农委食品安全中心的黄处长表示,正视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说明信息畅通了,政府控制力度加大了,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了。“面对添加风波,当务之急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规范使用添加剂标准。我们遵循的原则是,在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少地使用添加剂。”

  就在今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已明确规定严禁滥用食品添加剂,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

  事件链接

  王老吉“添加门” 一把夏枯草的尴尬

  2005年,职业打假人刘殿林以王老吉凉茶含夏枯草为由提起诉讼;2007年,重庆市民况力彬饮用王老吉凉茶后出现头晕,也以添加夏枯草违反《食品卫生法》为由将王老吉告上法庭;今年5月14日,职业策划人叶征潮又就此提起诉讼。这三者间都有一个共同点——质疑夏枯草的食用安全。

  纵观其市场的发展,可以看到,从2003年被传可预防SARS,使凉茶业大为振兴,王老吉也借此良机突飞猛进。然而就在2005至2006年间开始向全国市场拓展以来,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声音。

  记者认为,盛行于广东的凉茶,它的配方中明确地标示着仙草、布渣叶、金银花、甘草等一堆的中草药,却又拿着“食”字号的批文,这种亦食亦药的身份注定了其在法律上的尴尬,一旦有关部门不能及时的作出解释或出台配套规定,很容易撞上法律的空白点,消费者的质疑也就产生了。其实凉茶不是不好,夏枯草不是不能用,只有积极正视消费者的声音,除了表明夏枯草的不适人群,提醒消费者别把凉茶当白开水喝的同时,针对不同的区域市场,在工艺和配方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才是务实之举。

  记者 黄宗海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