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重庆火锅制作技艺有望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6/13 10:27:20 来源:重庆商报

  郁山鸡豆花、濯水绿豆粉、石宝蒸豆腐、郁山擀酥饼……这些听上去就让人流口水的食物,其传统制作技艺将有望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昨日记者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在“6·13”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前夕,99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入公示阶段,重庆火锅的制作技艺还有望成为国家级“遗产”。

  昨天(11日),据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段明介绍,此次入围的99项遗产,分为民间文学类如巴将军传说、男女石柱神话,传统音乐类如黔江帅氏莽号,传统舞蹈类如钱棍舞表演,民俗类如大足宝顶香会、荣昌杀年猪习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如荣昌缠丝拳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今年文化部条件放宽,濒临失传的食品传统制作技艺数量剧增,占了很大比例,一共有15项,均有至少近百年历史。如太安鱼烹饪技艺、郁山鸡豆花制作技艺、濯水绿豆粉制作技艺、大足冬菜酿制技艺。其中还包括大名鼎鼎的重庆火锅。

  专家介绍,火锅以前是穷人食用,由于调味作料不丰富,这些人便将所有的作料和菜放在一起煮,形成了火锅的雏形。现在火锅制作工艺越来越讲究,包含了数十种配料和多道程序。非物遗产一般指濒临灭绝的项目,而重庆火锅目前如此红火,为何还算“遗产”?据段主任介绍,虽然火锅传统制作工艺仍在传承,但它能够代表国家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就像茅台、五粮液一样,因此也进入此次候选名单。据有关人士透露,我市很看好“重庆火锅”,一旦成为市级非物遗产后,将推荐其进入国家遗产名录。

  据了解,一旦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得到专项保护资金,有利于它们的传承。同时,政府也会为即将面临失传的项目寻找传承人,给数量不多的民间传承人发“工资”,鼓励他们带徒。

  新闻链接

  “太安鱼”可能失传

  据了解,进入“遗产”候选名单的有一些重庆市民耳熟能详的名菜,但的确可能再也吃不到正宗的了!例如,太安鱼烹饪技艺传统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传统制作工艺中特色环节已被简化或被代替,传统消费习俗日益改变,原汁原味传统制作工艺及消费习俗面临失传。(记者纪文伶 实习生李丽 )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