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禁忌及作用 解密木糖醇真身(2)

2009/6/17 9:42:38 来源:39健康网

  木糖醇成为糖精的后继者

  在酸甜苦辣咸当中,人们最喜欢品尝的就是“甜头”。但是对于蔗糖,人们却是又恨又爱。爱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甜头几乎人人天生都爱。恨的原因也很简单,首先,蔗糖吃多了之后会产生令人头疼的蛀牙问题。

  安辛欣告诉记者,龋齿形成的一个关键就是蔗糖在口腔中遇到了致龋的微生物,它会发酵产酸,酸又腐蚀了牙齿,最后形成了一个龋洞。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在寻找一种可以替代糖的物质。这种物质在营养价值和口感上可以与糖媲美,但它在口腔中却不会发酵产酸。如此一来,因为嗜甜而导致龋齿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19世纪70年代,居住在美国的俄国化学家法利德别尔格在这方面有了突破性的发现。他从又黑、又黏、又臭的煤焦油中提炼出甲苯,经过硫酸磺化、五氯化磷和氨处理后,再用高锰酸钾氧化,最后经过结晶、脱水而得到了一种特别甜的白色结晶体。他把它叫做“糖精”,并测出它比蔗糖要甜500倍。

  法利德别尔格立即宣布了他的发明,并在美国获得了专利。后来,这位化学家迁居德国,并在那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从煤焦油中提炼糖精的工厂。糖精就此开始闯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并引领了百年风光。

  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渐渐对糖精的安全性产生怀疑。1977年,加拿大的一项多代大鼠喂养实验发现,大量的糖精可导致雄性大鼠膀胱癌。此后,在国际上,糖精的使用受到一定影响,欧美国家糖精的使用量不断减少。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仍旧在寻找蔗糖的替代品,1931年,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和贝伦物合成了世界上第一类木糖醇,此后,木糖醇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木糖醇到底能不能防治修复蛀牙?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主任刘晓庚告诉记者,木糖醇的一个确定的优点是口腔细菌代谢它时,要比代谢其他糖类慢得多,由于木糖醇不容易被口腔中的微生物利用来产生酸性物质,所以能减轻齿垢和龋齿的产生。因此,木糖醇口香糖日渐大行其道。

  关于口香糖的来历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口香糖的产生首先和墨西哥的一位叫做安东尼奥·罗佩斯·德·桑塔·安纳的将军有关。他在一八三六年的贾森托战役中被俘,后被美国山姆·豪斯顿将军释放回国。不久,桑塔·安纳带着一种晒干了的人心果树树胶到了美国纽约,人心果树生长在墨西哥丛林里,当地人把这种树的树胶放在口里嚼咬。正是墨西哥人的这种“吃”法,经过桑塔·安纳的用心经营后,演变出了现代的口香糖工业。

  如今市场上常见的口香糖分为两类:一种是只提供咀嚼的胶姆类口香糖,另一类就是常见于群体消费的泡泡糖。胶姆类口香糖和泡泡糖的唯一区别就在于泡泡糖采用的是成膜性较好的胶基原料,在咀嚼的同时又可吹出泡泡以增加咀嚼的乐趣。

  既然木糖醇是因为口香糖而被人们认识,那么它们二者之间就存在着“剪不断理不清”的关系,一直以来关于它们的是是非非就没有停歇过。最大的争议就在于木糖醇口香糖到底对龋齿能不能起到治疗作用,安辛欣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口香糖存在两大误区:一个误区就是:木糖醇可以修复蛀牙。木糖醇对预防蛀牙有一定作用,但修复蛀牙是不可能的。木糖醇口香糖的作用原理是,人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时会刺激唾液分泌,唾液多了就能冲洗口腔牙齿的细菌,使伤害牙齿的酸性物质减少,从而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蛀牙的原理是,牙齿结构被破坏,牙齿脱钙、蛀掉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