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糖”的战争

2009/6/19 13:13:34 来源:南方网

  这甚至已经不仅仅是一场关于“糖”的战争。“捷康提供了一个正面的例子,通过法律手段和市场策略密切结合来赢得国际商战。”刘宝成说,“我宁愿看到更多中国企业受到337调查,也不愿意看到那么多的消费者谩骂中国的血汗工厂,指责我们靠挤压劳动成本来增加出口竞争力。”这是一场“337调查”引发的甜味剂之战,同时也是一场应对“专利讹诈”和赶走“血汗工厂”的知识产权之战。值得高兴的是,我们赢了。

  南都周刊记者 ·王宏宇 北京报道

  三氯蔗糖在甜味剂市场面临巨大商机。在“337调查”中取胜的捷康CEO安立军,希望在20年后与糖业巨头泰莱平起平坐。摄影·王旭华

  “零度”可乐,无疑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6月10日,委内瑞拉宣布全国停售“零度”可乐,理由是“含有对人体有害成分”。

  “无糖,依然可口可乐。”“零度”与普通可乐的最大区别,在于使用无热量的高倍甜味剂取代蔗糖,以降低热量摄入,防止肥胖。事实上,它的甜味剂配方,与百事早些时候推出的“极度可乐”几乎相同,均为阿斯巴甜、安赛蜜和三氯蔗糖这三种高度甜味剂的混合。这种做法在业界也被称为“复配”,因为不同甜味剂之间混合会产生甜味增加的放大效果。

  尽管委内瑞拉政府声明中并未指明具体是哪种成分有害,可口可乐公司、政府机构及专家也再三出面否认“致癌”的猜测,但网络口口相传的庞大力量,仍然让阿斯巴甜,这种已在全球广泛使用20余年的甜味剂,成为“有害成分”最主要的怀疑对象。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可口可乐可能会弃用阿斯巴甜。这种曾经的甜味剂之王可能会从可乐及全球其它数千种食品及饮料的配料表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完美”的甜味剂:三氯蔗糖。

  这将带来一个不可限量的巨大市场。不同的是,阿斯巴甜时代集体失语的中国企业,也将可以在这个庞大市场中分一杯羹,甚至问鼎中原。这归功于一场赢得干净漂亮的跨国官司:在刚刚结案的美国三氯蔗糖“337调查”案中,4家中国制造企业取得完胜。

    何谓337调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的条款,对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进口产品生产企业进行的调查。被列为337调查对象的企业,如果应诉,将要承担昂贵的诉讼费用,一般都在几百万美元以上,但是如果不应诉,就等于承认对方的指控,就会被排除出美国市场。

  泰莱的霸权

  “打赢这场官司,直接为中国三氯蔗糖企业赢得了20年的时间成本,200亿元的市场机会。”盐城捷康CEO安立军说。实际上,这也是中国企业在337调查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胜,既赢了官司,也赢了市场。

  作为胜诉的中国企业之一,2006年才成立的捷康无疑是这场官司中最大的赢家。与其他337调查中的被告不同,捷康是第一家主动应诉的中国企业,在讼案之后,捷康将此前仅不到1%的全球市场份额提升到了接近15%。2008年,捷康向美国出口三氯蔗糖80吨,占国内出口量的60%,产能列世界第二。

  “积极应对337调查,是拯救中国出口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今天的安立军已经成为国内企业家的样板,每天忙于接待访问和参加各种知识产权的高层研讨会。“捷康的案例已经上了内参。”安立军对南都周刊说:“这种胜利太珍贵了,尤其捷康是这么小的一家企业。337调查并不可怕,我希望能将捷康的经验告诉更多的人。”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