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天然矿泉水首限潜在致癌溴酸盐

2009/7/6 10:32:48 来源:重庆时报

    昨日,记者从市质监局获悉,将于今年10月起正式实施的新国标《饮用天然矿泉水》首次限定了潜在致癌物溴酸盐的含量。

    “致癌”溴酸盐首次受限

    据了解,目前天然矿泉水仍旧执行的是14年前的“高龄”标准,其中并没有涉及溴酸盐含量的内容。

    据市质监局有关人士介绍,在常态下水中普遍含有溴化物,当用臭氧对水进行消毒时,溴化物与臭氧反应,氧化后会生成溴酸盐。经研究发现,溴酸盐对实验动物有致癌作用,但对人体的致癌作用还不能肯定,因此,溴酸盐被列为可能对人致癌的物质。

    据悉,新标严格限定在每升天然矿泉水的溴酸盐浓度应低于0.01毫克范围内,与国际矿泉水标准实现对接。

    删菌落总数严控致病菌

    此次新标在微生物指标一项中删除了原标准中的“菌落总数”指标,同时,增加了粪链球菌、绿脓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3项致病菌指标,并要求这些致病菌在天然矿泉水中不得检出。

    据介绍,旧国标一直对菌落总数限定严格,每毫升不得超过50个,致使众矿泉水企业为控制菌落总数而加大臭氧投放量,这也增加了溴酸盐产生的几率。不过,新标中加强了对致病菌的控制。

    “新标规定,天然矿泉水应标明其取水水源点的名称。”据该人士介绍,产品的氟含量每升超过1毫克时,也应在外包装上标注“含氟”字样。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