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国内智能包装发展机遇

2009/7/8 14:06:30 来源:中国传动网

     我国对功能材料型智能包装、功能结构型智能包装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尤其是气调包装。我国气调保鲜技术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食品气调贮藏的认识逐步提高,我国的食品气调贮藏已经占果实贮藏总量的百分之十几。但气调包装的普及与推广应用还需要一个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包装工业发展迅速,总产值由1980年的72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4964亿元,2007年规模以上包装企业工 业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环比增长幅度为20%,利税440亿元;据中国包装联合会报道,2008年国内包装工业总产值为8600亿元。包装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不足0.4%迅速上升到目前的2.37%,包装工业在国民经济42个主要工业行业排位中,也由原来最末一位跃升到目前的第14位,较好的完成了为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的配套任务和9691亿美元的出口商品的包装需求。我国包装工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已进入了世界包装大国的行列,其产值已位居全球第三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包装制造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包装产业还存在较大差距,先进水平的包装设备和高质量的原辅材料还严重依赖进口,智能包装与RFID标签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

      我国对功能材料型智能包装、功能结构型智能包装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尤其是气调包装。我国气调保鲜技术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食品气调贮藏的认识逐步提高,我国的食品气调贮藏已经占果实贮藏总量的百分之十几。但气调包装的普及与推广应用还需要一个过程。

      尽管我国在智能包装的技术研发水平和应用领域还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不断提升,我们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许多令人可喜的成绩。我国已经拥有自主产权的RFID芯片。在生产方面,国内很多公司已经开发出了适用于各种应用途的RFID产品。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RFID技术的在包装上的应用还未形成一定的行业规模,只有形成规模的行业应用才能代表技术应用水平。

      市场决定需求。食品、医药、化妆品的零售业、消费市场及物流行业同我国智能包装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全球品牌的进入,一个相当大的零售和消费市场正在中国形成,并且快速增长。市场的快速形成与成长,势必导致智能包装的迅猛发展。有些专家预计,在未来几年,每个独立包装的产品上都会贴上智能标签,2015年,RFID标签的年需求量将达到10000亿枚,其中大多数将是用在智能包装上。仅仅从RFID的需求就可以看到智能包装的巨大的市场及其潜在的机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