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鱼台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009/7/9 11:52:49 来源:中国质量报

挂上金招牌 引来红绣球

——山东省鱼台县质监局通过地理标志产品鱼台大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侧记

    □ 冷 伟  赵 岩

    鱼台地处山东、江苏、安徽三省交界处,东邻风光旖旎、美丽富饶的微山湖,闻名世界的京杭大运河从东部穿流而过,是我国北方较大的优质水稻产区。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鱼农牌鱼台大米就曾享誉全国,成为消费者了解鱼台、熟知鱼台,使鱼台走向全国的一张名片。如今,鱼台大米又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挂上了新的金字招牌。

    鱼台大米这个在大米中算得上老字号的品牌,有过曾经的辉煌,但也有过暗淡的时期。

    多年前,由于品牌过多过杂,鱼目混珠,曾出现假冒鱼台大米品牌销售外地大米的乱局,因而使鱼台大米这张名片黯然失色。加之过分重视产量、加工方式粗放,导致鱼台大米多处于中低端消费市场,品牌开发基本停滞,原有品牌形象不断弱化。当地许多稻农也因农资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单纯出售稻谷赚钱少而苦恼,一度曾失去种植水稻的积极性,鱼台大米一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2007年,鱼台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从培育一批品种好、品质优的大米产品入手,着力破解稻农面临的一系列难题。质监、农业、科技、种子等部门从改良品种、优化品质、规范生产加工入手,重点打造鱼台大米品牌形象。该县成立了实施质量兴县和名牌带动战略推进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名牌战略的鼓励政策,开展了培育名牌、发展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的系列活动,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鱼台大米品牌产品、品牌企业迅速发展壮大,重现新的生机。

    为打造让消费者放心的大米基地,鱼台县质监局牵头,有关部门和乡镇配合,在全县深入实施“无公害绿色食品行动计划”,严格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开展生产许可证申报和复查,强化对大米产品质量的监管,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该局根据国家、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及标准,制定了《鱼台县绿色水稻(大米)生产操作规程》,指导大米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的17个环节;加强加工市场管理,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兼并重组,形成龙头带动效应;扶持3家龙头米业,运用色选和紫外线杀菌、电子计量、精细包装等高科技新工艺加工绿色大米,取缔无证、无标、技术手段落后的加工企业、加工户。迄今,全县的品牌产品生产企业全部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建成无公害大米生产基地和1.6万公顷的绿色食品大米生产基地。

    2007年,鱼台质监局把实施鱼台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得到了县政府的全力支持。

    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领导小组,召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项工作会议,落实了经费与人员,出台了土地、资金等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经过充分的准备,2008年由鱼台县政府提出了鱼台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申请,同年12月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查通过后公示,县质监局随即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使用鱼台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深入实施,发布了《关于使用鱼台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所有核准使用鱼台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公司和厂家加强对标志的管理和保护。同时该局不断加强对大米市场的专项整治,对违法掺杂、掺假、无证生产、非法使用专用标志的经营者严肃查处,以保证鱼台大米地理标志产品的信誉。

    为了确保使用企业切实按鱼台大米技术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该县质监局与农业部门紧密配合,强化水稻生产及大米加工全过程的管理,向保护区域的大米生产厂家免费发放了200多册鱼台大米地方标准,要求种植户、大米生产厂家严格按照鱼台大米标准进行种植、管理、分级、加工和包装,从而确保了鱼台大米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的优良品质。同时县政府出台措施,对获准使用专用标志的企业,在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科研立项及政府采购、重点招商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鱼台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成功申报,使鱼台县质量兴县和名牌战略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打造鱼台大米精品,并实施有效保护,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赢得了先机。

    鱼台县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不仅能够促进农产品在原产地域的产业化生产,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给广大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第五届中国农交会上,国内外知名大型绿色食品企业中国领先集团,独把合作“绣球”抛给了鱼台美晶米业,决定与其签订投资2.6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鱼台大米。目前,鱼台大米以强大的竞争力直接打入了全国大、中城市1000多家超市,并畅销国际市场。《》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