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中粮蒙牛的“联姻”惹恼了谁?

2009/7/24 16:35:01 来源:食品科技网

      2009年7月7日,中国乳业的“领头羊”蒙牛集团发布公告,宣布中粮集团及厚朴投资公司共同出资61亿港元收购蒙牛集团20%股权,从而使中粮集团成为蒙牛最大的单一股东,这是迄今为止中国食品行业最大的一宗股权交易。这本来是一起资产并购、强强联合的典范,对于推动我国的“大食品布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期坊间却流传这许多说法:先说蒙牛资金链断裂问题,然后批评中粮不务正业,最后又声称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已接上级调令“外出学习”,不参与集团事务的消息。谣言不攻自破,流言止于智者。我们该如何来理智的看待这宗股权交易呢?

      多位资深人士认为,该收购是一件双赢的事情,能够提高国际竞争力,不存在所谓的蒙牛“也差钱”问题。从品牌角度分析,中粮是中国食品行业的老大,蒙牛是中国乳业的龙头,二者的合作属于强强联合。从战略资源的角度来看,中粮没有蒙牛就“粮不全”,收购蒙牛就“粮全了”,近一步整合了战略资源。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前不久召开的“京津沪渝深国资工作交流第六次会议”上表示“国有企业都要坚持突出主业,核心就是要把结构调整好”,中粮的做法就是很好地贯彻了上述精神。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从原料到市场,能加快衔接到餐桌的一体化。就像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所说的:“入股蒙牛可以说是中粮产业发展的一个自然延伸,从内地的食品行业,以至乳业类的发展现状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一位长期从事我国食品行业的资深专家认为,中国目前食品行业的集中度非常低,而国际食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就是通过打造具有全产业链概念的龙头企业。中粮收购蒙牛,事实上是将中国食品行业未来的整合权掌握在中国企业的手中。长期以来,中国很多行业整合的主导权沦于外资之手,如果国内企业不重视产业整合的主导权,让绝大多数的产业整合借助外资的并购之手,肯定会产生产业安全问题。未来中国各个产业整合的任务很重,需要中粮这样的企业来带动和主导。

      那么,究竟是谁在背后操纵的呢,中粮蒙牛的这次“婚姻”究竟触动了谁的神经呢?关于宁高宁的谣言其实两周之前就有了,由此可见这个谣言的蓄谋已久。购买股份肯定是以公司的市值而计算的,不可能是公司的净资产,这是常识性的知识。业内人士普遍猜测,很可能是急于控制中国乳业却没有得逞的境外资本。他们在背后兴风作浪,诋毁这宗股权交易。

      前段时间,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的方案被商务部否决,这次蒙牛集团又被中粮集团收购20%的股权,这令一些国际投资巨头十分不满。

      目前,中国乳业正处在从单纯数量扩张阶段走向整体优化结构的重要阶段,整个乳品行业的整合亟需进行。外资品牌一直希望通过多种手段、尤其是资本手段进行收购,从而掌握中国整个乳品市场的“话语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粮集团与蒙牛的合作显然击破了他们的“如意算盘”,令他们措手不及。中粮集团及厚朴投资在公告中承诺:完成股权交易后,中粮集团不参与蒙牛具体的日常经营管理、不改变现有经营团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改变蒙牛目前发展的战略方向。这样就能够避免外资控制中国乳业的发展方向。于是,恼羞成怒的外国投资者们采用恶意中伤的手段来诋毁这次“联姻”就不足为奇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