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水涨价,拿什么理由说服消费者?

2009/7/27 14:47:18 来源:《检察日报》

  现在的涨价似乎都很合法。油,追涨不追跌;房,逆市上涨……那些具有垄断性的东西,过一阵总会找个理由涨一下价,而且都合法极了,还有打着市场旗号的呢,油是与世界接轨,要和国际油价相当;水价也是,“砖家”说对水的消费要达到工资的2%至3%,这是发达国家的标准。

 
  7月16日上午,在一场“解读水价问题”的小型论坛上,有一位经理说:“不能因为有些人喝不起水,就不提高水价。”(据7月17日《第一财经日报》)

  看看,说着说着就露馅了不是!这就是某些公共服务企业的真实想法。其社会公益性体现在哪儿?老百姓喝不起水也得涨价!乖乖。

  公共企业不是说不能涨价,只是涨价得合理,百姓才没话说。但如何涨价才能令人心服口服呢?一是要举行有公信力的听证会,让百姓相信涨价的合理性;二是要公开企业运营成本,让涨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但国内公共服务企业涨价,听证会几乎成为涨价会,程序暧昧,无公信力可言。所以,即使开了听证会,公众仍然不相信其合法性,因为这样的听证会,连真正的消费者代表都难以找到。或者说,即使有了真正的消费代表,这些代表也不了解情况,没有确切的资料,自然拿不出什么具有说服性的理由。更耐人寻味的是,有些消费者代表都是站在企业方说话,这就不能不令人对听证会产生怀疑了。

  听证会的意义之中,最重要的是让社会了解涨价的理由。企业每次都说是生产成本上涨,成本上涨的理由都是企业单方面提供,并没有权威第三方机构认证,也没有消费者组织的调查,怎么说服消费者呢?

  公共企业人员过多,严重超过生产经营需求,生产率极其低下,还有公众难以接受的过高的招待费用,员工超过社会平均水平很多的工资福利待遇等,如果这些都不能给社会一个明确的交代,无论开多少听证会都白搭。总不能水厂员工享受高工资、高福利,水厂低效率运行养了那么多人,还在高叫企业亏损要涨价吧?

  据调查,国内自来水公司从业人员年售水量5万多立方米,与先进指标8万立方米相比相差很多,而且设备利用率低,浪费巨大。水公司作为公共企业,不能光靠涨价来牟利,而是要首先提高自身效率。如果这些都做不到,即使提高污水处理费用,提高用水标准等涨价要求都合情合理,公众也不买账。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