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汉中无茶?--汉中茶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2009/7/30 15:43:33 来源:网友

    汉中是我国北方最优良的茶叶适生地,据有关机构测定,汉中茶叶不加任何技术处理均符合绿色食品茶有关规定要求,许多指标已经达到了有机茶的标准。2007年,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宗懋院士参观汉中南郑茶园时说,南郑茶园的生态条件是全国最好的。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具有3300多年发展历史的汉茶,汉中市以外地方知道的人并不多。汉中市一位著名茶叶专家说,他在外地开会,有人惊讶地问,“你们汉中还产茶叶?”

    “茶产业是汉中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7月22日,在一间狭窄的办公室,汉中市茶产业办公室主任张星显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我们能生产最好的茶”

    记者:汉中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张星显:汉中产茶历史悠久,自古就是 “茶马互市”的重要集散地。近几年来,汉茶步入了发展快车道。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茶园面积已发展到58.8万亩,总产量达到9661.9万吨,总产值近10亿元。茶叶面积、产量位居全省首位,分别占到全省58%和71%。全市有48个企业近12万亩茶园通过了无公害、绿色及有机茶认证。

    记者:汉中茶叶适生面多大?茶产业带动力如何?

    张星显:汉中产茶县有8个,占全市县(区)总数的72.7%,产茶乡镇112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47.9%,拥有茶叶加工企业600多个,经营企业300多个,加工机械4000余台,年加工能力1.5万吨左右,全市种茶农户1.3万户,茶叶专业贸易市场11个。我们测算过,茶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就业人数50多万人。

    记者:主管部门对茶叶发展有何扶持措施?

    张星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陕南茶产业发展,为茶产业发展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汉中市委、市政府早在1998年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时,就将茶叶确定为特色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扶持。2004年,汉中做出了 “做大做强汉中茶产业的决定”,市财政每年给予一定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2007年又做出了“加快60万亩高产密植生态茶园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决定,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去年,汉中市财政为汉中茶产业发展提供了500多万的扶持资金。

    记者:把茶产业确定为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汉中具有哪些优势?

    张星显:汉中生态条件优越,茶区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土壤中富含微量元素,所产茶叶具有“形美、色绿、香高、味醇、耐泡”的特点,而且我们有较为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有从事茶叶专业的科技人员300余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茶叶研究所基地2006年落户汉中,有示范茶园149.7亩,有茶学博士及相关科研人员开展各项研究及新技术推广工作,成为我们做大做强茶产业的坚强科技支撑,这些因素结合,使我们能生产最好的茶。

    记者:发展茶产业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张星显:我们以发展60万亩高产密植生态茶园为主攻方向,积极构建现代茶叶产业体系。到2011年,力争使60万亩高产密植茶园总产量达6万吨,总产值超过60亿元。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今年3月,在汉中市政府网站的市长邮箱,一封《汉中茶叶的出路在哪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作者“老陕青”认为,影响汉中茶叶做大做强的主要因素是品质和数量。

    他认为:目前汉中茶厂太多,规模太小,而小规模茶厂生产的茶叶品质差,严重浪费了茶叶资源,影响汉中茶叶的声誉。同时,“生产设备和技术落后”,茶叶的加工设备虽然年年在引进更新,但机械化程度仍然较低,有一定规模的茶叶加工厂比例小,特别是家庭作坊式制茶厂多,技术缺乏,设备简陋,形不成批量。“例如,汉中炒青茶都是沿用老式机械和老式技术,出的茶叶破碎率高,茶的条形不完整;小茶厂生产的茶叶水分含量过高,不易储存,尤其是名茶,原料不达标,严重浪费了鲜叶原料”,此外,名茶质量不稳定,大茶厂和小茶厂争原料,大厂吃不饱,小厂胡乱搞,导致品牌名茶有名无量。

    截至目前,汉中经营茶叶的企业372个,茶叶生产加工企业614个,通过QS认证企业46个 (其中还包括部分茶叶分装企业),拿到茶叶市场准入资格的企业不足5%。

   “这其实是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破解这个矛盾,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