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2009,啤酒行业谁主浮沉?(3)

2009/7/31 15:35:35 来源:华夏酒报
   盈利之争,冰火两重天

    在财务指标的战场上,我们能更直接地看到啤酒整合的残酷性,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行业整合的大趋势下,各企业都力图保护好自己的盈利能力,但事实上,整个行业高达44%的亏损企业数,已经揭示出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已经被严重挤压,随时有被迫出局的可能。

    截至今年2月,啤酒行业中有258个企业在亏损,亏损总额达7.29亿元,同比增加15.93%。其中,上海全军覆没,6家企业全部亏损,而北京、浙江、安徽的啤酒企业亏损率也高居87.5%、80%和75%。广州亦高出行业标准,达到57.69%。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作为行业巨头的啤酒企业,其盈利水平却有所提升。据一季报显示,青啤净利润同比增长53.83%,远高于产销量增幅;雪花营业额36.4亿元,同比增加26.0%;燕京净利润2430万元,同比增长16.29%。

    青啤的盈利主要来自华南,具体为广东;燕京为广西和北京;雪花在四川全面提价,并没有影响到销量,反而成为转摘于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市场增长的亮点……诸多事实说明,基地市场对于企业的盈利水平至关重要。规模大的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资金流来实现全国布局,内部消化其战略所需的部分亏损,但对于基地市场较小的企业来说,做强自身的基地市场才是立身之本。

    截至目前,啤酒行业盈利能力最好的企业仍不是行业巨头,反而是区域霸主,如福建的雪津啤酒。

    百威英博人事动荡

    今年4月,就任不久的百威英博中国区总裁程业仁被传出递交辞职报告,并于上半年完成工作交接。

    程业仁,29岁加入AB,工作了15年,可谓百威的老臣,是百威在中国的重要布局者。在其领导期间,百威成为在华外资品牌中,无论销售还是品牌都最成功的国际啤酒企业之一。同时,公司启动的“哈啤+百威”的全国市场布局,已经颇具成效。在这样的背景下,程业仁的离去无疑给合并后的百威英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大战在即,自损大将,兵家大忌。

    对比程业仁的离去,2008年秋季,啤酒红人侯孝海的风波似乎只是一个小波澜。而这个波澜透露出的却是不变的主题——人事之争。

    品牌传播升级

    2009年是啤酒品牌的传播升级年。

    上半年,央视1套的黄金时间段史无前例地齐聚了啤酒行业四大巨头:雪花和燕京打出纯生牌,百威英博先推百威皇者风范,随即又换上了哈啤冰纯,而青啤则打出NBA新品4元酒青岛冰醇。

    自5月份以来,各大企业纷纷推出主题推广活动,无论从媒体投放上还是活动规模上,其声势之浩大,亦为历年之最(见下表)。《华夏酒报》全年订价156元

    目前的啤酒品牌传播,已经从单纯的“产品+售点”的品牌传播,进入了主题推广活动、公关事件/企业人物、产品品牌、终端卖场这四大方面的立体传播。而主题推广活动,又正迈向统领全年度的品牌活动的高度,它不仅结合了主力产品销售或新产品推介,还担负起整个品牌形象传播大使的角色。

    随着啤酒行业的快速崛起,广大消费者必将在更多的场合看见啤酒企业的身影。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