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威害我国粮食生产的“黄顶菊”已得到有效控制

2009/8/13 13:08:25 来源:网友

  记者从日前在河北省献县召开的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综合治理经验交流会上了解到,通过生物替代试验、化学防治以及生态修复等手段,献县有效地控制了黄顶菊的发展和蔓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黄顶菊起源于南美洲,是一种喜光、喜湿、耐盐碱、耐贫瘠、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结实量极大的杂草,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和环境适应性。黄顶菊与农作物争光、争肥、争水,抑制农作物的生长,甚至致其死亡。黄顶菊自2001年在我国首次发现以来,已在河北、天津、山东、河南扩散蔓延,造成大面积危害,对我国粮食生产及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农业部从2008年10月开始,在河北省献县陌南镇试点防治,试验面积为65亩,重点对黄顶菊入侵的生物学、生态学机理、灾变机制及防控技术深入研究,并通过试验示范、研究,集成一套完整的预防与预警、检测与监测、根除与控制、利用与修复相互协调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实现对黄顶菊的长效控制。

  2009年4月,项目分别选取向日葵、苜蓿、高羊茅、黑麦草,紫穗槐等植物,设置了44个区组,根据黄顶菊生长的不同生境与不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差异,进行合理组合,并设置不同的替代植物密度、梯度及不同施肥处理。通过试验发现,这些组合不同程度地防止了黄顶菊的发生和蔓延,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据了解,这一项目即将于明年结束。将从中筛选出对黄顶菊具有良好生态控制效果的植物及植物组合,最终达到控制黄顶菊蔓延危害的目的。(王洪图,李朴哲)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