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何处才是中国大豆产业的绝处逢生地?

2009/8/14 16:31:45 来源:慧聪网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有一段虚竹破解逍遥子的“珍珑劫”棋局的情节,说的是在棋局胶着不开、没有出路的时候,其实自闭“气眼”先死一片棋子,反而腾出更大空间,可以重新进行拼抢争夺。

    现在的中国大豆产业格局,同样到了珍珑劫的地步——甚至连政府的一项惠农政策与真金白银都反而陷入更大的麻烦之中。中国大豆产业需要更全面深刻地通盘思考,也到了进行“战略转身”的时刻。

    中国大豆面临二次洗牌

    2004年中国大豆产业美国采购风波,导致随后一年里中国1000家规模以上大豆压榨企业被压缩到90家,其中64家被外资控制,占据中国榨油总量份额的85%。可谓中国大豆产业布局剧变的第一次洗牌。

    自2006年起,进口大豆逐年上涨,由2006年的2600万吨,猛增到2008年的3744万吨。2009年第一季度进口大豆达1015万吨,占全球大豆贸易总量的40%左右,预计全年进口将达到4100万吨。

    而目前,大豆产业第二次洗牌的序幕拉开。国家2008年制定的对黑龙江大豆的收储计划遭遇尴尬局面:一方面是2008年黑龙江的大豆丰收,国家出台保护性收购价格,保护农民利益;一方面,黑龙江豆油压榨企业收不到(或无法收)黑龙江产大豆,一季度68家规模以上榨油企业普遍处于半停产状态,榨油企业称公司盈亏平衡点的大豆收进价格最高为1.65元/斤。

    在这种情况下,5月中旬,包装油企业集体涨价10%,成品食用油的批发价与终端零售价全面提高。

    作为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油消费阵地的哈尔滨,据超市人员称,转基因豆油的销售份额已经从过去的20%上升到60%,九三油脂哈尔滨销售公司人员也承认,九三的份额已经从过去的80%下降到30%左右。

    更为离奇的是,保护农民的收购价格也没有让农民得到实惠。央视的报道显示,农民自己送豆到中储粮仓库根本排不上队,用于等待的时间把微薄的利润又吃回去,所以农民只能接受上门收豆的“豆商(豆贩)”以比国家收购价低20%(1.5—1.85元/斤)左右的价格卖出,农民还是没有得到国家保护的利益。

    中储粮吃进的700多万吨大豆,全面爆仓,中储粮每收购1吨大豆,将从财政获得50元的收购补贴和120元的保管轮换补贴,这样按700万吨计算,补贴中储粮的费用为11.9亿元。但是,中储粮以3700元/吨收进来的大豆,面对3000元/吨的进口大豆,怎么出得了仓库?卖给谁或者补贴送给谁?如果按照3200元/吨价格卖出,国家将补贴35亿元,这个谁来埋单?谁受益?这700多万吨大豆的去向与成交价格已成为2009年中国大豆迷局里的最大悬念。

    再看国内粮油市场的两大巨头:中粮与丰益国际(益海嘉里母公司),三四月间,一个在泰州港新建两个4万吨码头,年吞吐量为130万吨;中粮则投资40亿在天津临港工业区兴建600万吨级粮油综合基地——显然,这些为消化即将增加的进口大豆货量做好了准备。

    九三集团,号称黑龙江大豆(乃至中国非转基因大豆)的最后堡垒,已经无法守住非转基因大豆油唯一的消费市场——东北,集团在黑龙江的榨油工厂处于半停产的亏损状态,而在沿海的榨油工厂利润却都比去年翻番增长。奥秘不是品牌有多好或者经营能力强,而是进口大豆与国产大豆价格的落差。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