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10月1日起天然矿泉水施行新“国标”

2009/8/24 13:07:05 来源:大连新闻网

    2008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 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和GB 8538-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两个国家标准,前者实施时间为2009年10月1日,后者实施时间为2009年4月1日。该标准最大的革新在于溴酸盐有了与世界卫生组织一致的限定值,最高不得超过0.01mg/L,同时增加了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气荚膜梭菌3项微生物指标。有关人士指出,行业新标的实施,将使水企的竞争从往年的价格战,转向以提升服务、打造品牌为主的价值战,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对消费者来说,也将得到更安全健康的保障。

    新国标主要变化

    饮用天然矿泉水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盐,与一般淡水或生活饮用水有严格的区别。我国于1987年颁布实施了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1995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一次修订,此次又修订出台了新标准。那么,《饮用天然矿泉水》新国标在内容上又有哪些变化呢?

    据了解,新国标主要变化如下:完善了天然矿泉水的定义;界限指标去掉1项(溴化物);限量指标增加4项(锑、锰、镍、溴酸盐)、修改4项(镉、砷、硼、氟化物)、删除4项(锂、锶、碘化物、锌);污染指标增加2项(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矿物油)、修改1项(亚硝酸盐);微生物指标增加3项(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删除1项(菌落总数)。

    溴酸盐含量最高不超0.01mg/L

    新国标的最大亮点在于增加了溴酸盐及三项微生物指标,同时删除了菌落总数。

    新国标中增加的限量指标溴酸盐,是饮用水生产过程中使用臭氧杀菌产生的一种副产物,正常情况下水中不含溴酸盐,但当原水中含有溴化物,而生产过程又采用臭氧消毒杀菌时,溴化物与臭氧反应氧化后会生成溴酸盐。溴酸盐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2b级潜在致癌物,长期饮用高溴酸盐含量的饮用水,将增加癌症的患病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