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洋酒: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2)

2009/8/27 16:25:26 来源:中国酒业新闻网

    洋酒持续向酒后驾车说“不”

    相对于国内酒企对“禁酒令”的措手不及,洋酒企业却十分从容。“政府在严打酒后驾车行为,酒企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对行业的影响不会太大。一方面,酒后驾驶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早就对此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另一方面消费者必定能找出方法应对,比如找人代驾。”世界第三大烈酒集团百加得中国市场部经理李尹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事实上,早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洋酒企业已经开始宣传“酒后不驾驶”、“向酒后驾车说‘不’”等公益理念,比国内酒企先行一步。李尹玮表示,早在两年前,百加得集团邀请F1赛车世界冠军迈克尔·舒马赫担任其全球公益大使,帮助百加得要向全球传递“饮酒勿驾车,驾车勿饮酒”的公益信息,以此来提高公众的理性饮酒意识;下一步将配合政府部门,做“酒后不驾驶”的宣导。

    而从2005年4月起,保乐力加中国就携手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和各地道路交通安全部门,在中国开展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入的以“向酒后驾车说‘不’”为主题的公益教育活动。2007年9月,保乐力加还推出了标注有“酒后请勿驾车·未成年人及孕妇请勿饮酒”警示语的新版背标,用于公司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刚刚过去的周二,保乐力加还联手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开展了“文明出行,守序有礼——‘公共秩序日’”暨“珍爱生命、拒绝酒后驾驶”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保乐力加方面表示,根据今年年初保乐力加中国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43%的参与者表示有酒后驾车的行为。可见,从根本上杜绝“酒后驾车”仍需多方深入持久的努力。

    编者手记“看得远才能走得远”

    其实,禁酒令一出台,国内酒企和洋酒巨头两种不同的反应只是表象,背后体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对市场的看法及由此形成的企业品牌运营理念。

    早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洋酒企业不仅通过洋酒兑绿茶、干邑兑水这样的时尚饮用方法将其产品成功融入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理性饮酒、酒后不驾车等系列公益活动打造其品牌知名度,让其品牌形象在消费者中产生直接而持久的影响力。一位洋酒企业负责人说得好:根据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例,政府严打酒后驾车行为是必然的,酒企应该在这方面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正是因此,在国内企业长期以渠道建设和产品推广为中心时,洋酒却一直致力于提倡理性饮酒、拒绝酒后驾驶等等,这些举措,看似不利于做大“酒水市场”蛋糕,实则是“看得远”的高招——抓住先机做消费引导,在无形中将其品牌内涵及企业责任一点点渗透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心中。

    而消费者,正是所有企业能够决胜市场的最关键最核心的因素,能够抢先一步满足其需求甚至是引导挖掘出其需求,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更加重要。这就是所谓的“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简单说来即“看得远才能走得远”。但愿这一纸“禁酒令”在带给酒企考验的同时,更多的是引发国内酒企的反思,越是面临困境,越要把目光放远一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