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健康资讯 > 正文

大肠癌与“吃”息息相关

2009/8/31 8:05:08 来源:京郊日报

  与大部分癌症发病率逐年下降相反,世界上肠癌的发病率正以年均2%的速度上升,而上海的调查显示,我国肠癌发病率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达到年均4%。

  当前多数学者比较一致的意见是,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及某些微量元素缺乏,有可能使肠癌的危险性增加,人体进食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往往需更多胆汁进入肠道来帮助其消化、吸收,同时胆汁会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成二级胆酸,这是一种毒性很高的致癌物,长期作用于肠黏膜可引发肠黏膜癌变。另外,纤维素本是有利于排便的,但如果吃粗粮、蔬菜等含纤维素食物过少,就没法有效地刺激肠黏膜收缩,不利于肠道中的废物残渣排出,这些东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了,其中的有害毒素就易对肠黏膜带来长久的刺激,黏膜细胞出现变化,癌变的风险就会增加。

  肠癌是一种早期症状隐蔽的癌症,容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肠癌早期有以下表现:

  便血、黏液便和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交替、腹痛和腹胀、贫血与消瘦。

  大肠癌预防最重要:坚持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自我放松,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偏爱三高一低(即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少吃烧烤、油炸及高脂油腻食品,多吃粗粮、蔬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粪便中有许多致癌物质,若长期滞留,对大肠癌的发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高危人群定期普查:如有家族大肠癌史者,有腺癌性息肉、长期慢性结肠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大便异常者,应及时进行大便潜血及脱落细胞检查,若为阳性就再做电子结肠镜检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