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有害食品外衣将淡出市场

2009/9/3 13:01:22 来源:法制日报

    9月1日起,监管部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销售和经营中使用的无证查处,同时又有一些新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标准开始或即将实施———

    有害食品外衣将淡出市场

    本报记者 韩乐悟

    9月1日起,所有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必须通过“QS”市场准入才能上市销售,否则将予以查处。这意味着,从这天起,消费者购买食品时,不仅要看食品本身是否有“QS”标志,还要看看装食品的纸质“外衣”上,是否也有“QS”。

   这些食品外衣包括:纸袋、纸杯、纸餐具,汉堡、三明治等熟食的包装纸,曲奇饼的烤盘纸,甚至小小袋泡茶的包装纸……

    有关食品包装的消息不仅于此,也不仅限于纸质包装。如果说食品用纸包装、纸容器的“QS”管理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有关食品包装一系列新标准的实施和即将实施,一般消费者则难以察觉。所有这些,在共同传达一个信息,即食品包装安全的重要性不亚于食品本身的安全。在食品安全法的“统领”下,我国对食品包装的质量安全要求正在集中提升,有些提升的幅度还颇大。安全、环保,既是我国食品包装绕不过的难题,也是其未来发展的目标。

    接二连三的新标准

    今年9月1日,备受争议的仿瓷餐具适用标准GB9690-2009《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卫生标准》正式实施。这一天,食品包装企业,行业、市场协会及政府监管部门多方人士聚集一起,就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包装添加剂的最新标准、政策动态进行解析,并分析塑料袋、快餐盒、密胺餐具、保鲜膜、纸杯等产品在各大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仅自今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施行,实施和即将实施的重要相关新标准目不暇接:除了2009年6月1日、8月1日先后实施的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标准GB/T10004-2008,今年12月1日起,新的强制性国标GB18006.1-2009《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将全部代替执行了近十年的《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条件》GB18006.1-1999正是实施,包含各种材质保鲜膜的新标准《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GB10457-2009也将替代执行了20年的GB10457-1989《聚乙烯自粘保鲜膜》正式实施。

    2010年4月1日起,《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标准GB23350-2009也将实施,过度包装、豪华包装将受到“标准门”的拦截……

    新标准提升食品安全门槛

    相对于那些枯燥的标准名称,著名环保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就一次性塑料餐饮具、密胺餐具、保鲜膜、油墨等最新标准的解读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更易让人理解。

    如相关新标准中将食品包装溶剂残留量指标等条款进行了大幅修改:原标准的溶剂残留总量≤10mg/m2,其中致癌物苯类溶剂≤3mg/m2,新标准这两个数字分别修改为≤5.Omg/m2和<0.01mg/m2(视为不检出)。“新标准对食品包装印刷用油墨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基本和发达国家相关标准接轨,对消费者的健康更加有保障。”董金狮说。

    从业内人士的反映看,新标准的实施,给绿色、环保油墨提供了良好机遇,含苯油墨将淡出食品包装市

    再如9月1日起实施的与仿瓷(密胺)餐具相关的新标准,不仅对原材料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规定了在推荐使用条件下不应释放对健康有害的物质,且添加的其他任何助剂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新标准中致癌物甲醛的限量值为2.5mg/dM3,较老标准降低了一半;新增的标识规定中,明确要求标注产品材料,并告知“食品用”和“严禁在微波炉内加热使用”等。

    但基于对国内仿瓷餐具市场的了解,董金狮直言:“对于企业如果违规使用国家标准不允许使用的有害添加剂如脲醛树脂怎么检测的问题,在新的标准中仍然没有说明,新标准难破行业潜规则!违法企业和违规产品还将继续游荡在法律之外而存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