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孩子补钙补锌应该怎么补?(2)

2009/9/8 8:46:28 来源:网友

  补钙,需补得明明白白

  “你家宝宝补钙了吗?”

  “医生说两岁以下的孩子都要补钙,还要选择含维生素D的产品,有没有道理?”

  “选择高钙牛奶是不是补钙效果更好?在热好的牛奶里加钙粉行不行呢?”

  “哪种钙剂颗粒越细,我就选哪种,贵不贵先不论了,因为普通钙剂只有30%的吸收率,颗粒细的宝宝吸收好。”

  “市场上有400多种钙剂,哪种适合8岁以下的孩子?”

  “都说补钙过量也不好,可究竟不好在哪里,谁知道?”

  通过倾听妈妈们的对话,我们发现,儿童补钙方面的误区还真不少,值得一一纠偏。

  误区一:补钙过头无害处

  其实,婴幼儿加服钙剂应严格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钙过量对生长发育会造成极大危害。

  ·补钙过多可使1岁以内婴儿囟门过早闭合,头颅不能随着脑部发育而充分增大,一方面形成小头畸形,另一方面限制脑部发育;

  ·骨头中钙质过多,骨骼变脆,易发生骨折;

  ·骨骼过早钙化闭合,使身高受到限制;

  ·吃太多的钙还会使孩子肠胃不适、食欲不振,也影响肠道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

  ·维生素D和钙过量都会导致儿童高钙血症,血液中的钙含量过高,孩子成年后罹患各种结石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甚至会影响到心脏功能;

  ·极少数孩子长期补钙过量,还可能患上“鬼脸综合症”:长着一张大嘴、上唇突出、鼻梁平坦、鼻孔朝天,两眼距离甚远。这类孩子往往还伴有消瘦、智力低下、心脏杂音等疾病。补钙补成这模样,是否令人后悔不迭?

  误区二: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好都补钙

  事实上,每个能自行咀嚼进食、能吃块状食物、能在太阳底下自由奔跑的孩子,一般不需要额外补钙。两岁以内的小孩子,因为咀嚼和消化能力有限,食物比较单调,户外活动也比较少,最好补充一定量的钙剂和鱼肝油。鱼肝油中丰富的维生素D,能降低肠道内的碱性,促进钙质在小肠内的吸收,这是确保宝宝不缺钙的关键。

  误区三:补钙剂越细越佳

  基本上,这种观念是受广告的误导,无论钙粉的颗粒有多么细(甚至有些广告上说,他们的钙剂已经“纳米化”),钙的吸收率也只在30%到40%之间,根本不存在所谓“95%”的吸收率。吃下钙剂后,钙首先进入血液中,形成含钙细胞,之后再通过复杂的变化过程穿透骨头最外面的硬层,固定到里面的骨质中。补钙剂的颗粒大小只是物理变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因此贵的不一定就好。考虑到儿童的肠胃功能较弱,不要选择碱性较强的补钙剂,如碳酸钙、活性钙等。0~2岁的孩子,每天大约需要600毫克的钙量,其中400毫克完全可以从食物中取得,因此每天需补200毫克的钙剂。父母可通过钙剂中的含钙量来换算控制,葡萄糖酸钙、钙尔奇D、龙牡壮骨冲剂都可以。

  误区四:所有的钙剂都需要维生素D帮忙吸收,所以要给宝宝买“二合一”钙剂

  父母应慎给孩子服用大量添加维生素D的补钙剂,尤其是同时在服用鱼肝油的宝宝。因为服用维生素D过量,会产生积蓄中毒现象,使宝宝食欲减退、反应迟钝、心率不齐,还可能出现肝肾功能损伤。并不是所有的宝宝都既缺钙又缺维生素D,宝宝皮下脂肪内的活性物质在阳光作用下也能转换成维生素D,这种“自我合成”是最没有副作用的。因此,就算宝宝有缺乏维生素D的症状,医生也建议间断口服一定量的维生素D,同时多让孩子晒太阳。之所以选择“间断补充”,是不想让摄入的维生素D抑制孩子体内自身维生素D的合成。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