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新年度国产大豆将日趋边缘化

2009/9/17 13:02:05 来源:和讯网

  09/10年度伊始大豆产业面临的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全球大豆的丰产以及全球经济的复苏正处于一个关键点上。这一背景将令国产大豆产销格局上产生较大变化,而最明显的变化将是边缘化。

  国产大豆边缘化趋势将日趋明显

  首先,出油率低的劣势继续挤压国产豆利润空间。由于国产豆出油率较进口豆低2.5个百分点,这令其下游产值较低。另外国产豆种植成本高于进口豆,农民利润较低,国家以保价方式保证农民增收的相关政策支撑国产豆售价,令国产豆没有价格优势。而进口豆目前已有的市场主导地位对国内油粕价格有决定性影响,在进口豆存在压榨利润时,国产豆可能没有任何压榨利润或者亏损。因此,油厂面对容易亏损的国产豆,采购需求大减,在下游产品价格走弱的时期更青睐进口大豆,因而国产大豆市场逐渐萎缩。

  其次,今年以来的保价政策方式助推边缘化趋势。今年国家收购700万吨大豆,以保护大豆收购价。国产豆在市场上销声匿迹,而后3750元/吨的价格导致了大量流拍,这令08/09年度国产豆实际供应不足1000万吨。同时,进口豆大量填补国产豆缺失,以低价优势令市场对进口豆的接受程度更为提高。而黑龙江等地油厂无豆可榨,面临亏损。东北内陆的油厂竞争力丧失后,国产豆需求主体正在被削弱。

  压榨产能过剩正在助推边缘化。目前国内大豆年压榨产能8000万吨,利用率不到40%,严重过剩。近日国家明令降低产能,力求到2012年,控制在6500万吨/年。那么哪些地区的产能最容易被淘汰?答案是东北内陆地区的压榨产能。东北豆零散收购不能提供稳定规模供应,进口豆供应稳定,因此东北内陆产能的削减首当其冲。而东北豆的外运运费高昂,运至华北地区时已无竞争优势(310368基金净值,基金吧),浙江最终导致国产豆需求降低。

  最后,09/10年度产量比重降低继续推动边缘化。全球大豆增产3000万吨,全球增产抑制豆价,笔者预计新豆上市后均价可能在 3400-3500元左右,因而临储要继续以3750元抛售非常困难。但同时中国大豆减产200万吨,粮油信息中心公布仅为1450万吨,所以新年度进口大豆将继续挤占国产豆份额。

  如何引导国产豆恢复应有地位

  从目前的供应结构看,国产豆已经不可能占据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但能以一定方式阻止其日渐衰微的趋势继续蔓延。以历史经验看,单一地增加大豆进口关税或者对油厂的采购或销售采取行政式命令难以产生长期效应。

  笔者认为,较好的方式是市场化以及行政手段相配合的方式。一种商品的长期生存需要长期的需求市场。长效的扶持手段是自油厂入手,保护油厂利益进而保护农民的大豆销售渠道。因此,长期补贴油厂压榨国产豆是较好的方式,而每年的补贴额度应以进口豆价格以及政府认为合理的国产豆收购价之间的差额为依据。这一行政方式减少了对供需面的扭曲,但保证了东北油厂对国产豆的热情。这令国产豆收购价保持较高,而油厂能以较低的油粕价格出厂,这同时解决了保障农民利益以及国产豆保持竞争优势的矛盾。对于上游的农民来说,直接的价格保证比补贴等行政行为更有保障。另外,尽量吸引东北港口油厂能增加国产豆的压榨量,这可能需要更多的补贴金额,而这部分增加的补贴应在物流环节上进行,从而达到分级补贴的目的,令补贴效用最大化。

  不仅是经济上的补贴,在产业布局上也应令其保持合理结构。目前国内港口油厂实力强,贸易手段先进,但东北内陆仍有大批小油厂,不够集中。油厂的利润率较低,而面对上下游复杂的市场,有时不得不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采购销售。因此提高集中度将提高油厂的议价能力,使利润得到保证,同时大型企业使用金融工具进行保值的成本也会降低。

  储备只能作为长效机制的组成部分

  国家储备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所必需的。但是在何时买何时卖,以什么价格卖都蕴含着较大风险,风险在于调控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是否会被进口大豆所干扰,这都可能抵消储备的效果。笔者认为,长期的调控工作应在油厂环节,令国产豆顺畅地在市场流通。储备在供应季度缺乏以及通胀的年份有积极作用,但在保护农民增收以及保证大豆价格方面,收储副作用实在太大,并不是首选良方。

(吴嘉犀)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