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新疆奶粉滞销 奶农无奈倒鲜奶(2)

2009/9/27 9:17:05 来源:新闻晚报

  产业化是打破“瓶颈”的根本

  如何度过当下奶业危机?新疆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寻找对策。

  新疆畜牧厅提出,像保护粮农一样保护奶农,建立统一的价格协调机制,组建价格协调机构,制定生鲜奶收购最低保护价,作为原料奶交易双方签订购销合同的价格依据。

  在奶业主产区和重点县市尽快成立奶业管理机构,启动牛奶第三方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对牛奶质量的监督检查。制定统一的以质论价的标准和制度,在全区推行。

  建立长效机制:积极引导散户走向联合或重组,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使奶牛养殖从数量发展型转为质量发展型,依靠科技、良种、先进的饲养技术改变原始的、粗放的奶牛养殖现状,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发展现代奶牛养殖业。

  加快挤奶厅建设步伐。加大对挤奶厅建设的配套资金支持力度,力争用两三个月时间完善一批、新建一批能够满足企业需要的挤奶站,淘汰一批不符合规定的收奶站,实现散养奶牛集中挤奶,促进奶业健康发展。

  记者从新疆畜牧厅了解到,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府已经率先推出 “企业微利,奶站让利,政府补贴,奶农保本”措施,四方联动共同应对奶业危机,有效缓解当地奶农倒奶卖牛现象。

  专家建议,尽快出台鲜奶价格干预措施,阻止奶价继续下滑,保护奶农利益,稳定奶业发展。政府能否鼓励牛奶消费,拿出一些刺激牛奶消费的措施,比如政府购买部分牛奶发放给消费者或贫困人群等。

  “倒奶的问题,折射的是新疆奶业产业化的严重滞后这一老问题。 ”新疆社科院一位长期关注新疆奶业发展状况的专家表示。他说:“加工滞后一直是新疆畜牧业发展的 ‘瓶颈’。到2008年底,全疆牛奶的商品率还不足40%。全疆乳品加工量不到关内一家大中型乳品加工厂一年的产量。新疆是中国第二大的牧区,无论是草原面积还是载畜量均位列全国前列,有丰富的奶源却没有大的龙头企业去带动,能不频频发生倒奶事件? ”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