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今年国内玉米收购价格有望同比高开(2)

2009/9/28 13:01:35 来源:网友
  三、政策因素主导市场
  
  首先需要关注的政策因素是目前仍在进行的政策性玉米竞价交易。从7月21日首次竞价交易以来,东北政策性玉米已经累计成交1090万吨,加上580万吨定向销售的临时存储玉米,目前仍有1800万吨的粮源掌握在国家手中,国家可以通过调整临时存储玉米的投放量来调节市场价格,尤其是东北玉米市场价格。这种情况在8月份已经出现过,面对国内玉米价格的快速上涨,国家逐渐将每周200万吨的临时存储玉米投放量增加到300万吨,并在9月中旬投放了跨省移库的东北临时存储玉米,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玉米价格,尤其是稳定了东北玉米市场价格。今年以来,国家先后两次下达东北玉米跨省移库计划,共计468万吨。据了解,第三批跨省移库计划也有可能随后下达。随着东北玉米的出关,国家对关内市场玉米价格的调控能力进一步加强。
  
  国家临时存储玉米竞价交易成交量和成交价格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政策性因素是新粮上市后的收储政策。由于东北玉米出关难,即使在今年出现减产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托市政策支持,玉米价格难免还会走低。一旦国家进行托市,则收储政策将决定后期玉米价格的走势。其中收购价格将是决定市场价格的关键,由于2008年国家按照1500元/吨的价格收购临时存储玉米,根据目前国家提高粮食价格、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思路,今年的收购价格不会低于1500元/吨,笔者认为很有可能维持在1500元/吨的价位。
  
  四、后期价格高位运行
  
  进入10月份,国内玉米将全面上市(东北产区玉米上市稍晚,要等到11月份),新玉米上市后,收购价格有望小幅度回落,但仍将在高位运行。
  
  第一,8月份以来,在旱情的影响和需求回暖的共同推动下,国内玉米价格快速上涨,目前销区玉米价格已普遍涨至1900元/吨的位置,这就为后期新玉米的收购价格奠定了一个较高的基调。
  
  第二,国内玉米供需关系仍然宽松。尽管旱情造成国内玉米减产,而需求恢复也会增加玉米的消费量,但由于国内玉米仍有相当数量的库存结余,国内玉米市场宽松的供需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尤其是在国家仍掌握着充足粮源的情况下,不会允许价格出现暴涨暴跌,托市收购和竞价交易将是国家干预市场的两个主要手段。
  
  第三,新玉米上市后,市场的收购心态趋于谨慎。在经历了8、9月份的上涨行情后,目前国内玉米价格已涨至历史高位,无论是收储企业还是加工企业都不敢继续追高,市场观望情绪加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压新玉米的上市收购价格。
  
  第四,农民惜售心理有所减弱。一方面,今年的化肥、农药价格较去年明显回落,今年农民的种粮成本相对偏低;另一方面,目前玉米价格已涨至历史高位,价格随时有回落的可能,理性的农民会更倾向于提前变现。
  
  第五,运输成本上涨支撑玉米价格。2009年以来,国家先后6次调整成品油价格,其中4次提高价格,2次降低价格,汽油、柴油价格的累积涨幅超过22%,运输成本的增加将支撑玉米价格高位运行。
  
  笔者预计,新玉米全面上市后,关内玉米收购价格将在1600-1700元/吨,东北玉米由于水分较高,收购价格将集中在1400元/吨附近。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