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杂谈:八千八百元的苹果该怎么吃

2009/9/28 14:15:16 来源:潇湘晨报

  在重庆一苹果推介会上,云南省昭通市市长亲自来推销,市长一边吃着苹果,一边向市民介绍。来自昭通的一个红苹果,最终被一马姓市民以8800元的高价拍走,这也是目前西南地区拍出的苹果最高价。(9月27日《重庆晚报》)

  一个苹果,卖8800元,够贵的。由此想到了赵本山的小品《策划》。在《策划》里,那只下蛋公鸡,到底是“炒”了,还是“炖”了,引来观众笑声一串,也给人留下有关“策划”的诸多思考。一个苹果拍出8800元的高价,这让人不禁要问,这个苹果到底是“炒”着吃呢,还是“炖”着吃呢?

  买苹果的是“马姓市民”,我要问,有多少市民愿意以8800元买一个苹果?换句话说,这个购买“苹果王”的市民还是普通市民吗?更别说,把这个苹果“拿回家珍藏”了。过段时间,读者要是去这位马姓市民家里看看这个“苹果王”,说不定它就会像小品《策划》里“赵本山”家的那只下蛋公鸡一样“正在午休”呢,要不就像下蛋公鸡在“牛策划”的餐盘里那样正在招待你的水果盘里,或者早已“尸首全无”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尽管我们不清楚这个8800元的“苹果王”到底是“炒”了,还是“炖”了,但基于常识,有必要提醒商业炒作和策划的真诚度。作为商业策划,可以拍卖苹果,以求得市场高价。但是,假如这个高达8800元的苹果,仅仅是一个装着卖、一个装着买,幕后不过是一出双簧而已,那么,尽管这个策划赚足了眼球,但无疑是欺骗了公众,失去了商业诚信。

  无论如何,消费者不必把“8800元一个苹果”当真。其实,这也是在这个商业社会里,消费者所应当遵循的消费原则。公鸡常有,下蛋公鸡不常有;有,也是“炒”出来的。同样,苹果常有,8800元一个的苹果不常有;有,可能也是“炒”出来的。如此说来,这个“近万元的苹果”,“拿”回家而不是“买”回家,还是有可能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