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大豆补贴政策未成及时雨企业难见甘露

2009/9/29 15:04:11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08年秋季大豆上市以来,国际大豆价格持续下跌,低价进口大豆不断冲击国内市场,豆农损失严重。中国政府为保护豆农的利益,在东北主产区以3700元/吨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大豆725万吨。再加上往年的库存以及政府进口的储备大豆和豆油,估计中国国有粮食储备系统大约存储了1000万吨大豆。10月将至,新一季的大豆即将上市,如果政府不在近期释放国储大豆,将无法腾出库容来迎接新大豆的上市。

  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从7月下旬至今,组织了10次国储大豆竞价拍卖活动,但国家坚持大豆顺价销售的原则,起拍价格不低于3750元的收储成本。这个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每次均鲜有成交。国储大豆拍卖遇冷,陷于停滞。

  另一方面,2008年东北地区大豆产量为900万吨左右,国储大豆收购量占到总产量的八成多。由于政府收购了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大豆,中国东北地区的大豆加工企业原料供应紧张,普遍处于停工状态。黑龙江省官方给国务院提交的报告称,大量加工企业停工已经引起了就业和社会稳定等系列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专家建议给加工企业提供定向补贴,这样既可以解决国储库存过高的风险,又可以解救濒临破产的地方加工企业。但是由于在补贴资格和补贴额度等问题上,政府部门和加工企业无法达成共同意见,导致补贴政策迟迟未见出台。

  沉寂一段时日之后,大豆补贴的消息再次响起。前日,有消息称10月份,国家将对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四省的大豆加工企业进行一次性补贴210元/吨,总共补贴195万吨。但由于近期大豆、豆油等品种的期货价格大幅走跌,错过了八月份的上涨良机,大豆补贴政策并未像及时雨一样受加工企业的青睐。

  通常而言,大豆与豆粕、豆油之间存在着的一个定性的关系: 大豆价格=豆粕价格×0.79+豆油价格× 0.18+压榨利润-加工费用。以本月24日豆油和豆粕期货分别为6750元/吨和3200元/吨推算的话,再减去每吨180元的加工费,相比3540元的成本价格,压榨利润已是负数。而且,购买定向销售的大豆,还要面临运输等各种费用,因此到手的补贴并没有210元这么多,大致每吨要减去40-50元左右。

  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此补贴的出台,意味着新一轮的国储收购中,很可能采取国家收储与企业收储两种形式进行。仅仅依靠国家收储, 财政压力太大。国家与企业并行收储的方式在今年的油菜籽收储过程中开始尝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储库容有限、收储粮难以有效流通的问题。对于部分企业来讲,也可以择机选择购进大豆,解决企业无豆开工或是豆价过高无力经营的局面。但是,政府部门如何确定收储企业,是否在此过程中造成收储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仍是市场非常关注的问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