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2斤月饼6斤包装,月饼“瘦身”不容易

2009/10/3 8:38:37 来源:新华网

 “豪华”月饼 你为谁而来?

    2009年9月22日,福州一家中秋月饼商店的营业员在等候顾客。中秋节临近,经营中秋月饼的福州商家纷纷打折促销吸引顾客,但仍门庭冷落。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2009年9月22日,顾客从福州一家中秋月饼商店走出。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近年来,月饼品种越来越多,口味并没有多少变化,可月饼的包装和内涵却变的令人吃惊。亮丽夺目的颜色、主题化的个性设计、质地多样的包装……厂家想尽办法让月饼穿上华丽的外衣,并且还在月饼盒里附加了茶、酒、刀具、纪念品等礼品。买一盒月饼动辄几百元,这么高的价位,普通消费者绝对舍不得买,人们不禁要问,又是什么人在购买、享用这些奢侈品呢?

    其实,这种月饼并不是用来吃的,它早已经异化为礼品,正所谓“吃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吃”。我们的民族尚礼,自古及今,延绵不衰。但如今,其演变却愈行愈偏,驶离了正途。借送礼之名行贿之实者,不但大有人在,且颇有成风之势,惹得群起效仿。欲谋官者、欲谋钱者,或有他谋者,都在借节日之“宝贵”时机,携厚礼去铺坦途。

    豪华月饼越“火”,其危害也就越大。它给行贿受贿披上了漂亮的外衣,使腐败公开化和合理化,腐蚀我们的领导干部;毒化了社会风气,使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庸俗化和金钱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背离。

可供千人享用的“月饼皇” 记者王鹏、何波摄

    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秋佳节到来之际,送给亲朋好友一盒月饼,寄托思念之情,表达团圆、甜蜜的祝福,有助于增进人际感情、促进社会和谐。但这种寄托情意的方式应当有个度,不可滥用。

    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使中秋月饼这种节日食品回归美味,人们应警惕“中秋文化”变成“送礼经济”,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以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用节约、文明、和谐的方式使一年一度的中秋成为真正的佳节。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