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新华视点:三问农产品价格连续上涨(3)

2009/10/14 13:01:45 来源:新华网

  农产品“适度上涨”会否引起通胀?

  粮价是百价之基,人们担心农产品价格上涨会否造成通胀。对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日前表示,在农村整体形势很好,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库存相当充裕的情况下,不至于会在农产品上出现大的波动,更不会由于农产品的问题引发通货膨胀。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1.2%,连续第七个月负增长,但其中食品分项价格上涨0.5%。食品价格在CPI中的比重约为1/3,再加上中国最近两次较快的物价上涨都是由农产品涨价引起,社会一度担心农副产品价格连续上涨会诱发通胀。

  “粮源掌握在国家手中,粮价在国家掌控之中”,南方粮食交易市场总裁助理熊学华对此表示,当前粮食市场价格不存在大幅上涨的条件,一旦有大的风吹草动,国家完全有能力满足市场供应,有能力平抑和稳定市场价格。

  最近市场玉米价格突破2000元/吨后,国家于9月11日宣布按照1920元/吨的起价竞价销售100万吨临时储备玉米,市场上玉米价格应声而落。

  孙政才说,人均猪肉消费和鸡蛋消费占每个月总消费量比例并不高,只有4.2%左右。从物价指数权重看,二者价格的变化对CPI的影响不大。

  农产品价格适当上涨不但不会造成通胀,反而有利于保证生产积极性,增加市场供给,从根本上稳定市场价格。孙政才说,主要农产品价格不大起大落,应保持农民在种养业有一定的效益空间,这对生产稳定发展、对稳定农产品的供应至关重要。

  当然,目前我国农产品价格也存在不少上涨因素,比如经济复苏、通胀预期、流动性过剩、商品市场炒作、国际市场拉动等。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突发情况和各种变数,仍需密切关注。

  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上海东证期货就发布了一个名为《展望农产品长期牛市格局》的报告,强调了农产品长期需求刚性增长、全球流动性充足、基金持仓增加等因素,认为玉米、大豆、大米等农产品价格在近期难以上涨,但在明年有可能会明显上涨。

  熊学华说,目前我国的大宗农产品价格走势除大豆外基本掌握在政府手上。后市,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我国粮食乃至整个农副产品市场的价格走势可望在政府调控下“稳中有升”,在当前的高位上运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