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蓬勃发展的六安现代农业

2009/11/1 10:44:07 来源:安徽日报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腹地,江淮之间,俗称“皖西”,现辖金安、裕安两区和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县,以及省级六安经济开发区和叶集发展改革试验区。国土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总人口701.64万。六安是农业大市,地域广阔,环境优美,物产丰富,盛产110多种名特优稀农副产品,粮、油、麻、栗、茶、茧、肉、禽、水产等农副产品产量居安徽省前列,素有江淮粮仓、白鹅王国、茶药宝库、丝绸之府、水电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

  近年来,六安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着力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加快建设农业产业集群,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显著成就,在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新跨越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437.4万吨,油料总产21.5万吨,肉类总产44.7万吨,水产品总产23.9万吨,茶叶总产14071吨,农业增加值232.4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2.4倍、6.7倍、8.3倍、35.7倍、2.8倍32.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647元,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着力推进粮食“双百亿”

  六安市是粮食生产大市、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围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粮食双百亿工程,即到2012年,全市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00亿斤,全市粮食加工转化产能达到100亿元。

  推广良种,夯实粮食生产基础。以提高集约化供种水平和良种覆盖率为目标,全市筛选15个水稻品种和7个小麦品种作为主推品种,粮食品种由原来的200多个降至50个,品种减少70%以上,15个主推品种覆盖率达到70%以上。

  应用良法,助推粮食产量的提高。水稻、小麦适期适量播种,培育壮秧,重点推广旱育稀植和抛秧技术。全市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面积达到305万亩,占水稻面积的50%以上。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402万亩,占耕地面积65.3%。大力推行农机农艺结合,促进农机化综合水平不断提升,全市良法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30%。

  打造良田,提供粮食生产的保障。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展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去冬今春,全市投入6000多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0万亩,改善防洪面积15万亩,新增除涝面积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

  实行良策,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一是积极开展示范区建设。全市建立核心示范区400万亩。霍邱、寿县、金安、裕安、舒城建立了国家级单产700公斤的万亩水稻优质高产示范区,霍邱、寿县、金安、裕安建立了部级小麦万亩高产攻关示范片。二是积极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市政府设立土地流转奖补资金,对受让土地100亩以上者,除国家和省奖补外,按流转面积大小,给予每亩一次性奖励。三是开展“神农杯”创业竞赛。市政府设立“神农杯”,按创业对象、投资规模和带动就业的实绩大小,分为一至五星五个等次授予神农杯,按“神农杯”星级等次分别给予1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全市目前参与创业竞赛的农民就达3000多人。

  全市粮食生产实现连续五年增产,2008年总产437.4万吨,居全省第二,占全省粮食总产的六分之一,全国粮食产量的百分之一。霍邱县自2005年连续四年荣获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寿县两度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将实现连续6年增产的历史性突破。

  农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2007年,六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十大基地建设的意见》,着力推进优质粮油、生猪、水产品、油茶、皖西白鹅、名优茶、六安大麻、茧丝绸、中药材、草竹柳编十大基地建设。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农产品基地建设实行以奖代补,全市已建成水稻产业提升万亩示范区5个,小麦高产攻关万亩示范区6个,总面积达13.5万亩,水产养殖基地102万亩,油茶基地面积32万亩,茶园面积46万亩,桑园面积20万亩,生猪饲养量530万头,家禽饲养量1.2亿只,奶牛饲养量4500头。全市规划建设了11个县区级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总面积达56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160多家,年创产值150多亿元。建设并形成了畜禽水产粮食等各类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种养小区500多个。

  2008年,全市投资300万元以上的农业招商引资项目180个,总投资62.2亿元,占全市招商引资总量的19.1%,引进境外项目9个,总投资6.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5亿元。

  今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见,并设立奖励专项资金,吸引和鼓励农村能人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兴办现代农场、牧场、渔场,目前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已达98.5万亩,百亩以上种粮大户达到1200多户,现代农场、现代养殖场发展到1万多个。舒城县柏林乡由农民自愿,把涉及五个行政村的“一家一户承包地”集中为“一片”1.2万亩粮田,打造现代农业庄园,农民被公司全员聘用,就地转化为“农业工人”,成为新型“工薪阶层”。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

  为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在全市组织实施了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力争到2012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增加到360亿元以上,农民户均产业化经营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

  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来抓,全市上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达52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7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培育认定了市级龙头企业160家,庆发集团、源牌集团2家企业进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2家,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8家。

  大力发展外向农业。 2008年全市有出口实绩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0多家,出口创汇1.9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0%。全市出口创汇17家重点企业中有10家是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8年出口创汇额达15174万美元,占重点出口企业创汇总额75%。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为发挥项目的载体和支撑作用,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全市筛选确定了200多个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其中38个项目进入全省“861”重点项目库,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

  努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培育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股份合作等方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形式的经营共同体,采取合同订单种养种苗供给,技术指导,保价收购,利润二次分配返还、股金分工等合作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连接关系。

  特色农业彰显魅力

  念山水经、唱生态戏、走特色路,积极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经济。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集中力量建设粮油、油茶、蔬菜、生猪、大麻、家禽、毛竹、茧丝绸、茶叶、水产十大农业特色产业。鼓励和引导一批联系紧密、市场相关、产业相联的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服务组织开展分工合作,培育形成了产业配套、分工明晰、功能齐全、互利双赢的特色产业体系。全市现已形成山区的茧丝绸、名优茶、木本油料、板栗、中药材、五大水库特色渔业,江淮丘岗地区的草食畜禽、苗木花卉、优质瓜果,平原圩畈区的草竹柳编、优质粮、优质油、出口果菜、优质畜禽、城郊奶牛、无公害蔬菜以及沿淠湾区大麻等17个初具规模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以龙头企业为骨干,农村专业大户为主体,农业生产合作社为纽带,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为支撑,组建了粮油、生猪、油茶等10大市级农业特色产业协会和56个县区分会,吸纳会员1200多个。市政府设立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资金,对特色产业发展实行以奖代补。在充分发挥十大农业特色产业协会的作用同时,鼓励各县区因地制宜,发展区域优势明显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目前全市已形成县、乡两级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小区500多个,3000亩以上农业特色规模经营大户12个,1000亩以上大户50个,百亩以上大户500个。培育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市级专业示范村镇100个,2个农业部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25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

  品牌农业绽放江淮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坚持把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初步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经营格局。全市现已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00多万亩,建成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50个、水产标准化养殖小区9个、养殖水面35万亩,全市14家省级龙头企业建立了联接农户较为紧密的生产基地50多万亩。先后制订了《六安瓜片产品质量标准》、《六安瓜片茶叶产地环境条件》、《皖西白鹅品种标准》等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和各项生产技术规程100多项,畜禽、蔬菜的生产加工已全面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

  全市已通过申报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58个,绿色食品72个,有机食品21个。 “三品”认证总数已达160个,认证面积200多万亩,位居全省前列。今年经过环境监测合格的绿色食品粮食基地达100万亩,水产养殖基地50万亩。全市有260多家企业注册农产品商标300多个,既亮化了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皖西羽绒、八公山泉豆制品等老品牌,又涌现了万佛湖鱼头、廷龙瓜子、大别山葛粉和山核桃、天业大米等一批新品牌。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皖西白鹅获批国家证明商标,霍山石斛、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霍邱柳编、迎驾贡酒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六安瓜片”成功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市拥有省级著名商标农产品30个、市级知名商标农产品16个。 26种农产品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今天的六安,正在崛起的道路上奋进!以粮食生产双百亿工程和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为主攻点和突破口,全力打造特色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从而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新跨越。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