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假冒食盐够40万人吃一年 重庆侦破私盐第一大案(5)

2009/12/1 15:44: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这些人一听说要买盐都很警觉,这是因为,重庆市法院公开审理徐守华谭正兵制售假盐案时提到过这个货场。谭正兵入狱后,颇有一些不服,他认为三眼桥货场敞开卖工业盐害了自己。

  犯罪嫌疑人谭正兵:“我真的觉得确实太冤了,你说要手续的话,我根本就没有今天。”

  记者:“为什么要手续的话你不会有今天?”

  谭正兵:“因为我没有手续嘛。”

  其实,像谭正兵这样因为用工业盐制售假冒食盐而入狱的大有人在。

  重庆市盐务管理局局长陈逸根:“据统计2008年,全国盐业查处违法案件是7万多件,移送公安部门和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的是500多件。”

  制售假冒食盐如此猖獗,究竟是什么原因?

  重庆市盐务管理局局长陈逸根:“我觉得原因是深层次的,由于监管不力,法制不完善,所以对盐资源的开发,对盐业生产企业的设立,对盐业经营企业的,这条件我们都太宽松,所以就造成我们一哄而上,然后就是失控。”

  据介绍,我国目前共有制盐企业约3000家,年产原盐6800万吨,其中食盐只有800万吨,占总产量的13%,其它都是工业用盐。但是,很多工业盐生产企业都悄悄卖起了食盐。

  重庆市盐务管理局局长陈逸根:“3000多家盐业生产企业进入食盐定点生产系列的,只有96家,所以大部分企业没有食盐生产资格的,但是它们都在卖食盐。”

  工业盐生产企业为什么卖起了食盐,甚至,有的还要直接以工业盐冒充食盐?

  重庆市盐务管理局局长陈逸根:“食盐的价格相对于工业用盐来说比较高一些

  生产食用盐和销售食用盐,都是有利润的,但是两碱工业用盐就是随行就市,在盐产大于销的时候,两碱工业用盐的价格就往下面走,生产两碱工业用盐,只能够保本甚至是亏损经营。”

  之所以存在这种行业性压力,陈局长认为,根源在于国内制盐行业准入门槛太低。

  重庆市盐务管理局局长陈逸根:“对企业的设立它门槛很低,或者基本上是没有门槛,那么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比如说美国也是全世界产盐第二大国,美国年产销量是4500万吨,它只有产销一体化的,6家盐业公司,我们现在是盐业生产企业和盐业流通企业,现在将近是五千家。”

  半小时观察:

  可以说,这起私盐案揭开了困扰盐业的一块伤疤。一方面,工业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管理混乱,另一方面,食用盐市场却因为有《食盐专营办法》这道门槛,利润诱人。难怪大量的工业盐就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非法渠道流向食用盐市场,以牟取超额利润。但问题的症结还不仅是这些,有资料显示,国内现在有大大小小制盐企业约3000家,加上批发销售环节号称共有5000家盐企,恶性竞争在所难免。看来老百姓的盐罐子能否平安,除了打击私盐,更得破除地方保护,根治盐业市场的乱象。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