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饮料砷超标 或因生产用水水质不合格

2009/12/2 15:39:30 来源:慧聪网

   1日晚上从海口市工商局获悉,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复检,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的3种抽检产品全部合格。这一皆大欢喜的结果,给广大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但饮料遭受砷含量超标的质疑,带给我们的启示不应只是局限于产品本身检测合格,饮料的生产过程中什么环节可能造成终端产品质量受损?什么样的因素可能成为砷超标的理由。慧聪食品工业网带您探求真相。

    饮料生产,哪个环节最易被污染?

    果蔬汁饮料的整条生产线的各个环节中,浓缩汁原料被污染、饮用水水质不合格、包装材料中有害物溶出、输送设备因遭腐蚀而出现管壁剥落等情况,是最有可能导致终端产品的四大因素。

    目前,我国一般的瓶装饮料均采用PET塑料,而PET瓶生产技术已相对稳定。在制胚和吹瓶等加工过程中,出现添加物导致重金属超标的可能性极低,即使PET瓶可能含有一定的重金属物质,溶出的可能也不高。

    也有人猜测,是否会因饮料生产线中输送设备遭到污染,而导致了最终饮料总砷超标。现代企业中生产输送管线一般采用不锈钢材质,即使果蔬汁浓缩汁原料酸度较高,也不会导致管壁遭受腐蚀、剥落的情况,因此,由输送设备引起的可能性亦可排除。

    而一般果蔬汁生产厂所采用的浓缩果汁,在浓缩汁生产出厂、采购入厂、投入生产前都要经过层层检测,为什么农夫山泉此前没有检验出浓缩汁问题?是检验合格,还是对不合格结果视而不见?我们不得而知。但一个知名厂商,应该还不至如此无德。

    此次农夫山泉与统一饮料产品遭“砷超标”质疑后,激起各界媒体关注,慧聪食品工业网的编辑为此咨询了饮料工业相关专业人士,他们表示,与以上三方面因素相比,稀释浓缩果汁的饮用水最可能遭受到污染。

    “砒霜门”事件回顾:

    11月24日,海南省海口市工商局例行发布了“海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2009第8号商品质量监督消费警示”,称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生产的农夫果园30%混合果蔬(生产日期:2009—6—27,规格:500毫升/瓶)、水溶C100西柚汁(生产日期:2009—8—16,规格:445毫升/瓶)、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蜜桃多汁(生产日期2009—8—22,规格:250毫升/瓶),总砷含量超标。

    11月30日,有消息称:统一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态度强硬,表示“产品已送北京权威检测机构,两日后将拿出‘不超标’的结果。”与此同时,农夫山泉高层紧急筹备着即将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12月1日晚,国家质检总局确定检测检测结果,由海南省海口市工商局送检的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蜜桃多汁(生产日期2009—8—22,规格:250毫升/瓶),砷含量合格。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